求助各位,楼梯梯柱到底是应该从上到下贯通,还是分成一节一节到休息平台就停止呢? 如果应该贯通为什么呢?(别就说一个对抗震有力……希望您能稍微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对抗震有力,或者有相关的权威资料,因为如果明确对抗震有力的话规范应该会有相关要求,即使是“宜”) 如果不用贯通,那么又是为什么呢?只是因为浪费没必要呢,还是说如果贯通实际上会带来不利影响呢?(例如导致楼梯间实际与模型差异过大,受力不清)
求助各位,楼梯梯柱到底是应该从上到下贯通,还是分成一节一节到休息平台就停止呢?
如果应该贯通为什么呢?(别就说一个对抗震有力……希望您能稍微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对抗震有力,或者有相关的权威资料,因为如果明确对抗震有力的话规范应该会有相关要求,即使是“宜”)
如果不用贯通,那么又是为什么呢?只是因为浪费没必要呢,还是说如果贯通实际上会带来不利影响呢?(例如导致楼梯间实际与模型差异过大,受力不清)
42楼
梯柱贯通为好,一旦发生破坏,梯柱可被吊住,不会发生倒塌
回复
43楼
梯柱贯通为好,一旦发生破坏,梯柱可被吊住,不会发生倒塌
回复
45楼
值得思考,概念设计范畴
回复
46楼
我们院老师傅说不惯通,上部做成构造柱。
回复
47楼
两种方式都做过,但不贯通的多一些
回复
48楼
学习了,个人做的基本采用滑动支座,梯柱到休息平台,审图没有问题。
回复
49楼
当然不是上下贯通的啊,谢谢分享。
回复
50楼
谢谢分享 学习
回复
51楼
贯通好 形成弱框架
回复
52楼
个人理解是这样,如果楼梯建到模型里参与整体抗震计算,画图时按照抗震楼梯画,即新楼梯平法图集里的ATC型楼梯,那梯柱得升到框架梁,做成框架柱,如果楼梯不建模进去,画图画成滑动支座的,图集里ATa和ATb型或者之前的普通楼梯建议梯柱到休息平台,对主体不产生斜交支撑的作用,如有误解之处请高手指教。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