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考下来,关于注册、应考以及其它
askka
askka Lv.4
2007年09月24日 23:13:34
只看楼主

前年考基础,觉得只要认真准备下还是比较简单过的,比如物理、静力学和材料力学应该都是学过的,计算机部分纯粹是送分,电路、电子学电的自不必说,其它科目,化学、流体力学、工程经济学之类就算全猜也没什么,还有电力系统分析,本来应该是学过的,只是好久没做题,死活算不出结果……去年考专业,第一天纯粹翻规范,平时经常翻翻,常用的消防、照明、防雷接地、变电所熟悉了大概八九不离十,第二天的案例感觉比较恼火,负荷计算、弱电、照明算简单的,继保、短路计算要难些,最不济的是电力拖动部分,求变流器容量什么的,连公式都不知道套哪个……去年下来,案例差两分,只有从头来过。

前年考基础,觉得只要认真准备下还是比较简单过的,比如物理、静力学和材料力学应该都是学过的,计算机部分纯粹是送分,电路、电子学电的自不必说,其它科目,化学、流体力学、工程经济学之类就算全猜也没什么,还有电力系统分析,本来应该是学过的,只是好久没做题,死活算不出结果……

去年考专业,第一天纯粹翻规范,平时经常翻翻,常用的消防、照明、防雷接地、变电所熟悉了大概八九不离十,第二天的案例感觉比较恼火,负荷计算、弱电、照明算简单的,继保、短路计算要难些,最不济的是电力拖动部分,求变流器容量什么的,连公式都不知道套哪个……去年下来,案例差两分,只有从头来过。

今年考下来,感觉比去年好,最难的案例部分,下午可以选题,也没有遇到什么实在下不了手的(大题,不是说的小题),至少可以挑把握更大的。上午除了二项式法那道遭忽悠了一把外,其它感觉一般,没有特别怪的。

三年下来,我的一些感受:
关于大家关注的考试难度变化,我自己觉得无从比较。去年夏天和老婆去西藏蜜月旅行,回来又准备婚礼什么的,确实也没好好准备多少,连手册都没怎么好好看,今年感觉好些,也许是难度降低了,也许本来就比去年准备得好些,所以,没法说。我看大伙的感觉也都是个人因素居多,真正的趋势只有等过段时间成绩公布,有了数据才好比较吧。

关于注册,考完后想,考过了又怎么样,会跟现在有什么不同吗?我很怀疑,如果真像论坛里说的,为了配合建设部的某些政策今年要放水的话,很为自己不值,一年一年的计划老是不如变化快,大道理无非是正规化、国际接轨之类冠冕堂皇的理由,可上面朝令夕改,目光短浅不说,经过几轮免试考核下来,就现在已经有的注册师人数,真正够格的可能有一半,剩下还有一半不客气的说肯怕也不怎么样。我知道的就有从未做过设计,连CAD都从来没摸过的居然也是注册电气工程师的(想当年,还是我在帮他们改图签打印然后复印了当佐证材料交上去……当然了,以上待遇,要有一定年龄一定职称才可享受到),上上下下心安理得,这样的注册真正的价值到底多少自不用说了。可是又还不能不去考,这几年不考,按会计师、律师等的惯例,这样的官方认证总是越来越难的,过几年说不定上面哪个头头一发话,逼着大伙非要注册了才有从业资格,到时候还不知道花多少精力来应付,所以个人希望还是尽快过了,免得夜长梦多。理想状态是复习不忘设计,为了老婆孩子积极赚钱才是正道,Money是硬道理

当然,准备考试也不是一点收获没有,基础考试就不说了,这两年复习专业,确实是收获蛮多,规范更加熟悉,手册也还是认真的去翻过了,平时画图,或多或少总会有用武之地的。更重要的是,看书时发现自己居然在设计中有这么多的细节没去注意,如芒在背的感觉,真的是能促使自己更加的谦虚谨慎,好好学习。

最后关于复习的准备,看到有在问专业考试的资料的,我的感觉最有用的莫过于手册第三版加规范合订本了,照明手册平时翻翻也受益,考试时用处不是很大,照度计算这样平时都在算,也用不着它。剩下提到的几本手册,传动、钢铁还有一次部分、二次部分,单纯应付考试的话聊胜于无,纯属鸡肋,还重。不如花力气找齐所有的规范,没有合订本就找单行本,反正网上购书总能找到。象今年考的66KV架空线和直流电力工程的题目不少,都是平时不怎么在意的规范,考试时分数比重还不小。说不定翻到了,就不会象我去年那样,差了一道题,结果要重新来过。另外,准备个好的计算器,平时多找例题来算算,考试时会省力不少。习题集我没买,所以不知道效果如何(考试时我们这是不让拿习题集出来的)。二项式的帖子中有同仁是做了习题集的题考试的时候搞定,所以应该至少还是有点用的。

罗嗦杂沓一大节,写到最后,觉得自己是求仁得仁,也就怨不得别人。写完了,算是把前段的注册考试也告一段落,过三个月再去见分晓。

今天休息一天,明天开始又要赶图了。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心想事成,包括我自己。



免费打赏
binbin1979.com
2007年09月25日 07:40:19
2楼
更重要的是,看书时发现自己居然在设计中有这么多的细节没去注意,如芒在背的感觉,真的是能促使自己更加的谦虚谨慎,好好学习。
严重同意~~~~~~~~~
回复
finux
2007年09月25日 07:55:32
3楼

知音啊!怎么和我感受一样?!特别是二项式法,忽悠惨了,算了40分钟没正确答案,再才看清题目要求。
回复
李兴龙机电科技
2007年09月25日 09:52:25
4楼
我知道的就有从未做过设计,连CAD都从来没摸过的居然也是注册电气工程师的(想当年,还是我在帮他们改图签打印然后复印了当佐证材料交上去……当然了,以上待遇,要有一定年龄一定职称才可享受到)


--是的,新疆某甲级院院长就这么忽悠了个注册电气。还有很多人档案作弊,不考基础直接2005年考专业。而建设部设计资质的文件下发,又把一些考核通过的老同志靠证赚钱的希望破掉。可谓此一时彼一时也。
所以,对于注册,大家心态要平和,没过的继续努力,我的工作需要那就努力的去考;过了的,也不要抱太高的期望,咸鱼翻身不是那么容易。
回复
gaoxj888
2007年09月25日 10:34:32
5楼
楼主的感受很真实,过来人都是深有同感。

顶一下!!!
回复
胡思乱想ing
2007年09月25日 12:22:09
6楼
一针见血阿~~
回复
zhhfyh
2007年09月25日 13:15:22
7楼
我这个双休刚进行完注册电气考试,我想问一下为什么不按总的成绩做为是否合格的标准,因为多看看书和规范,第一天可以答得好一些,但是第二天的案例题就很难预料,而且现在有些计算都不是工作中经常用的,就很难答好,这样第一天答得再好也没用,因为第二天一下就把你给判为不合格了,我觉得应该计一总的分数,要不就考一天,算一总分,不知道其它的同行有没有同感?
回复
wuxiaoxia168
2007年09月25日 13:52:36
8楼
楼主总结的实在, 我也深有同感! 且不管考试的社会意义有多大, 但通过看书复习,确实对平时设计有帮助。
回复
00wyl
2007年09月25日 14:13:30
9楼



支持!
回复
xw8765@co163
2007年09月25日 21:43:22
10楼
七楼说得对,应该一门一门过,既然第一天过了,说明规范掌握的好,可以通过,案例题考的不好,说明计算掌握的不好,可以再重考啊
回复
askka
2007年09月26日 18:51:28
11楼
自己顶上去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