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PKPM中次梁按照主梁输入的原因之一是说:绘梁施工图前对梁的相交支座的支座修改 次梁按主梁输入时: 在PM主菜单1当作主梁输入的次梁,经过三维程序计算后,程序不一定认定他是次梁。 此时程序判定次梁的过程是: 对每个无柱节点需要判断为“支座”(用三角形表示)或“连通”(用园圈表示),该节点处于 负弯矩区 的为支座,为 正弯矩区 的为连通。 支座时,梁本身应为次梁,支座梁则为主梁。
绘梁施工图前对梁的相交支座的支座修改
次梁按主梁输入时:
在PM主菜单1当作主梁输入的次梁,经过三维程序计算后,程序不一定认定他是次梁。
此时程序判定次梁的过程是:
对每个无柱节点需要判断为“支座”(用三角形表示)或“连通”(用园圈表示),该节点处于 负弯矩区 的为支座,为 正弯矩区 的为连通。
支座时,梁本身应为次梁,支座梁则为主梁。
连通时,连通节点两端的两跨梁将合并为一跨,成为主梁,节点上的另一方向梁成为次梁。
于是有了一个疑问,正弯矩区和负弯矩区的判断不是要先知道节点的支撑情况么?如果不知道节点的支撑情况,那么如何判断正弯矩区和负弯矩区呢?那么如果知道了节点的支撑情况,那么主次梁的关系不就出来了么?还要判断什么呢?
在PM主菜单1当作主梁输入的次梁,经过三维程序计算后,程序不一定认定他是次梁。
此时程序判定次梁的过程是:
对每个无柱节点需要判断为“支座”(用三角形表示)或“连通”(用园圈表示),该节点处于 负弯矩区 的为支座,为 正弯矩区 的为连通。
支座时,梁本身应为次梁,支座梁则为主梁。
连通时,连通节点两端的两跨梁将合并为一跨,成为主梁,节点上的另一方向梁成为次梁。
这是我这个菜鸟的观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