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处理技术和生态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技术
hanxiao2017
2014年04月15日 17:02:52
来自于节能技术
只看楼主

生物处理技术:包括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常用技术以及生物膜法、日本的净化槽技术等,其共性是采用强动力曝气供氧,运行能耗高,故障率高,需要专业人员维护。小规模的处理系统常制造成地埋式一体化设备,占地面积较小,在我国农村污水处理中比较常用,但往往因运行能耗大、系统维护成本高,使之因“建得起用不起”而被闲置。 生态处理技术:最常用的是人工湿地,以潜流式湿地为主。由于没有有效的供氧机制,国内外大量研究和实践均证明,日处理1吨污水需湿地面积10m2以上(美国环保署建议15-20m2)。然而,为了减少用地和控制投资,我国的应用案例几乎都是日处理1吨污水占地2-3m2(有的规模更小),并由此得出“人工湿地投资小”的错误论点,其结果是系统正常运行的时间很短(除非污水量很小),后因氧气供应不足使厌氧菌大量繁殖而变成黑臭污水潭,成为集中排污点,危害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此外,人工湿地系统在冬季低温条件下不能正常运行甚至失效已是共识。因此,采用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处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适用的。

生物处理技术:包括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常用技术以及生物膜法、日本的净化槽技术等,其共性是采用强动力曝气供氧,运行能耗高,故障率高,需要专业人员维护。小规模的处理系统常制造成地埋式一体化设备,占地面积较小,在我国农村污水处理中比较常用,但往往因运行能耗大、系统维护成本高,使之因“建得起用不起”而被闲置。
生态处理技术:最常用的是人工湿地,以潜流式湿地为主。由于没有有效的供氧机制,国内外大量研究和实践均证明,日处理1吨污水需湿地面积10m2以上(美国环保署建议15-20m2)。然而,为了减少用地和控制投资,我国的应用案例几乎都是日处理1吨污水占地2-3m2(有的规模更小),并由此得出“人工湿地投资小”的错误论点,其结果是系统正常运行的时间很短(除非污水量很小),后因氧气供应不足使厌氧菌大量繁殖而变成黑臭污水潭,成为集中排污点,危害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此外,人工湿地系统在冬季低温条件下不能正常运行甚至失效已是共识。因此,采用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处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适用的。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