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拟建“空中公交”选址初定 造价为地铁的1/5
jxx_jxx
jxx_jxx Lv.8
2014年07月29日 12:56:11
来自于交通规划
只看楼主

车厢吊在半空,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在空中飞驰,面对地面交通拥堵,株洲设想建全国首条空中巴士。钢梁 悬挂式空中列车(效果图) 悬挂式空中列车模拟方案(效果图) 株洲向空中要公共交通?近日,株洲市以“悬挂式空中列车”为主题召集相关方面开碰头会。按初步设想,该市将在河东人民路建全国首条悬挂式空中列车示范线。【优点】不受交通拥堵影响国际空列集团空中列车项目负责人鲍再勇说,株洲城如若建成“空中巴士”,一般间隔2分钟发车,单向运输能力约为8500—11000人次/小时。

车厢吊在半空,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在空中飞驰,面对地面交通拥堵,株洲设想建全国首条空中巴士。
111.jpg

钢梁



222.jpg

悬挂式空中列车(效果图)




333.jpg

悬挂式空中列车模拟方案(效果图)




株洲向空中要公共交通?近日,株洲市以“悬挂式空中列车”为主题召集相关方面开碰头会。按初步设想,该市将在河东人民路建全国首条悬挂式空中列车示范线。

【优点】不受交通拥堵影响

国际空列集团空中列车项目负责人鲍再勇说,株洲城如若建成“空中巴士”,一般间隔2分钟发车,单向运输能力约为8500—11000人次/小时。

“车厢里有座位,也有空间站人,我们设置单线每小时最大运载量可达到15000人次。”鲍再勇说,悬挂式空中列车不受信号灯、交通拥堵等影响,为中速、中运量的新型公共交通方式。

悬挂式空中列车将地铁、轻轨制式中的轨道、路面、通信信号设备等全部集成在轨道梁中,可在工厂中预先批量生产,再到现场进行安装调试,这极大地节省了现场施工的时间,全部工程在1-2年便可投入运行。

悬挂式空中列车源自德国,已有100多年历史,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但真正发展还是近30年。”鲍再勇说,该集团将对这一交通方式进行国产化改造,目前国内已有西安、成都等20多个城市就此进行探索,“主要是在景区里,在城区建设悬挂式空中列车还没有。”

【造价】仅为地铁的1/5

“包含列车、轨道、站台及信号控制系统在内,空中列车每公里工程总价在1.2亿元—1.5亿元,与地面有轨电车相当,约为地铁造价的1/5、轻轨的1/2。”鲍再勇说。

他认为,与其他轨道交通系统相比,悬挂式空中列车造价较低。地铁一般每节车厢每公里耗电为5千瓦时到6千瓦时,空中列车每公里仅耗电2.4千瓦时。

【选址】首条拟选株洲人民路

南车株机公司一负责人认为,悬挂式空中列车向空中发展,不受地面限制,这适宜在空间狭窄、路面拓展难的老城区推广。

“经过实地考察,株洲河东比较适合建悬挂式空中列车。”她说,经研发团队研究论证,可从株洲田心南车株机公司出发沿人民路,建设全国首条悬挂式空中列车示范线。“从厂房出来,可以节省大量拼装成本,也方便检修。”

【缺点】

影响城市通透与绿化

“就像一根加粗的路灯,横截面0.8米,高约10米。”鲍再勇介绍,为承接悬挂式空中列车的立柱,一般会在路面建设宽约1.5米的绿化带。

株洲市公交总公司的与会代表认为,绿化带将压缩本就狭窄的城市道路,而立柱与悬空的列车车厢则会影响城市的通透,让人产生压抑感。

名词解释:空中巴士

轨道在列车上方,由呈“Y”字形的钢铁水泥立柱支撑在空中,车厢悬挂在轨道下方行驶。空中列车轨道、输电线、通信线封闭于钢梁内。

无人驾驶,全程自动化,最高运行速度拟为50公里/小时。

采用4节车厢编组,每节车厢定员75人,一列编组列车可乘300人左右。

车轮:车轮在封闭轨道内运行,没有出轨可能,不受恶劣天气影响。

列车:精度高:全自动,定位精度3厘米。

噪音小:距离6.5米处小于65分贝。

耗电小:不到地铁耗电量1/2。

载客量:单向每小时1.2万人次。

工程:工期快:5-10公里,工期1-2年。

占地省:道路照明杆加粗即可支撑整个系统。

造价低:约为地铁造价的1/5。

影响:与地铁是否冲突待决策

建设空中列车的消息传出后,有株洲市民质疑,这是否与该市规划的地铁相冲突。此前,株洲市规划局通报称,该市将建4条地铁线,2030年先期启动2条地铁线建设。

株洲市规划局的与会代表称,该市地铁建设为远景规划,至于最终开建还有待决策层定夺。

国际空列集团认为,空中列车虽运能低于地铁,但其适用性不可替代,株洲可实现地铁、空中列车、公交、公共自行车并存,立体的公共交通模式将为市民提供更优交通出行。

这一说法得到了株洲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创建办主任郑剑的认可。他表示,项目运营团队必须对空中列车存在的缺陷进行技术改造,并提出政府能接受的资金方案。株洲市将邀请专家就此进行研讨论证。


小伙伴们,你怎么看?






111.jpg


222.jpg


333.jpg

免费打赏
youxiaoxiao16
2014年07月31日 10:23:20
2楼
谢谢楼主!
回复
ifeng2015
2014年07月31日 11:08:54
3楼
这种设计在国内很具有前瞻性呢。可能最大的问题是超载吧,这是不论什么城市公共交通都肯定会遇到的问题,长时间大量的超载,系统能扛得住吗?
回复
fjy126
2014年07月31日 12:01:30
4楼
先炒概念弄钱,后续再说~
回复
坏小孩辉
2014年07月31日 12:50:17
5楼
谢谢楼主,非常有用,受益无穷
回复
水中央
2014年07月31日 13:53:33
6楼
未来交通的雏形,不断地论证,辩论,出具可行性报告,目的只有一个让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少的交通事故率,少的交通费用以及更快的到达目的地,希望这个行业的专家们切合实际的解决一下交通问题,以便以后在全国推广先进经验
回复
阿尔法
2014年07月31日 15:58:39
7楼
消费拉不动,经济疲软,房地产要软着陆。怎么拉动鸡的屁??开动印钞机,加大公共设施投资。
回复
zp18602712420
2014年07月31日 16:05:25
8楼
想法不错啊 就是不知道安全性能么样 毕竟如果出事的话 那就不仅仅像动车那样 而是集合了集中交通危害
回复
zp18602712420
2014年07月31日 16:06:38
9楼

好资料,谢谢楼主!
回复
liujiayuan1988
2014年07月31日 16:29:12
10楼
不错不错不错
回复
woniutubu
2014年07月31日 16:40:17
11楼
多谢楼主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