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yjk关于托墙梁刚度放大计算问题的对比
木土土
木土土 Lv.12
2014年10月17日 13:02:48
来自于盈建科
只看楼主

对于实际工程中“转换大梁上面托剪力墙”的情况,当用户使用梁单元模拟转换大梁,用壳单元模式的墙单元模拟剪力墙时,墙与梁之间的实际的协调工作关系在计算模型中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与实际情况相比,这样计算模型的刚度偏柔了。这就是软件提供墙梁刚度放大系数的原因。 对比发现,pkpm考虑对托墙梁刚度放大后(刚度放大系数输100),托墙梁的配筋会增加5%~30%左右,部分梁截面会出现超筋现象,刚度放大后,对转换层以上的墙体配筋会有所改善。

对于实际工程中“转换大梁上面托剪力墙”的情况,当用户使用梁单元模拟转换大梁,用壳单元模式的墙单元模拟剪力墙时,墙与梁之间的实际的协调工作关系在计算模型中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与实际情况相比,这样计算模型的刚度偏柔了。这就是软件提供墙梁刚度放大系数的原因。
对比发现,pkpm考虑对托墙梁刚度放大后(刚度放大系数输100),托墙梁的配筋会增加5%~30%左右,部分梁截面会出现超筋现象,刚度放大后,对转换层以上的墙体配筋会有所改善。
Yjk转换层的计算 结果和pkpm在不考虑托墙梁刚度放大下转换层的计算结果相似,转换层相邻上一层的墙体配筋相对pkpm的两次计算结果(托墙梁刚度输1or100)都有改善。(ps:yjk没有托墙柱刚度放大系数这个参数的设置)
因此,个人觉得Yjk在计算转换梁时有考虑转换梁和相邻上层墙体的协同变形的,相对pkpm更符合实际受力情况,计算更为合理。


以上是本人对一个具体项目的总结,不知道有没普遍性,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注意到这个地方,欢迎各位补充指正。


免费打赏
默上居
2017年04月17日 11:19:44
54楼
《高规》JGJ3-2010第5.2.4条规定,高层建筑结构楼面梁受扭计算中未考虑楼盖对梁扭转的约束作用时,可对梁的计算扭矩乘以折减系数予以折减,一般可取梁扭矩折减系数为0.4。梁扭矩折减系数应根据梁周围楼盖的情况确定。 当楼面采用刚性板假定时,程序会考虑楼板的约束作用读取用户输入的梁扭矩折减系数;当楼面采用弹性板假定时或者梁两边一侧为刚性板另一侧为弹性板时,程序对该梁不考虑扭矩折减系数。
梁扭矩折减系数对分析结果没有影响,只影响设计结果
回复
张嘿嘿
2017年05月08日 10:14:47
56楼
不错不错学习了。可以的资料
回复
renhengsong
2017年08月31日 09:53:48
57楼
转换梁我们一般都用PKPM以外的软件复合一下,一般用YJK,不过我没接触过,听说YJK算得还不错。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