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争暖行动力不减
ouyangbangbing
2014年10月29日 14:05:37
来自于智能家居
只看楼主

随着天气的越来越冷,供暖问题提上了日程,由于长期以来北方的冬季冬暖习惯的约定俗成及供暖规模的形成,北方的冬季供暖是按部就班,而南方虽然温度高于北方,但是供暖的呼声很高,受条件的限制集中供暖无法实现。虽然北方集中供暖很方便,但环保方面不给力,加上南方供暖问题,当这些问题遇上电地暖和自发热地板是不是,冰块遇上火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环保节能的大趋势,各行各业都在向着环保、节能、绿色的方向靠拢,既是为了争取市场,亦是为了满足消费者不断的需求。就时下的冬天取暖问题,众所周知,地暖相较于其他采暖方式,它的特性更符合人体“足暖头凉”所需,且采用的辐射发热散热均匀,给人温暖舒适的同时也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有健体保健之效。



随着天气的越来越冷,供暖问题提上了日程,由于长期以来北方的冬季冬暖习惯的约定俗成及供暖规模的形成,北方的冬季供暖是按部就班,而南方虽然温度高于北方,但是供暖的呼声很高,受条件的限制集中供暖无法实现。虽然北方集中供暖很方便,但环保方面不给力,加上南方供暖问题,当这些问题遇上电地暖和自发热地板是不是,冰块遇上火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环保节能的大趋势,各行各业都在向着环保、节能、绿色的方向靠拢,既是为了争取市场,亦是为了满足消费者不断的需求。就时下的冬天取暖问题,众所周知,地暖相较于其他采暖方式,它的特性更符合人体“足暖头凉”所需,且采用的辐射发热散热均匀,给人温暖舒适的同时也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有健体保健之效。

在北方地区,北京、天津、河北等多地自国庆后,空气质量再度达到重度污染级别,空气重污染蓝色预警声再次响起。如此看来,既要切实解决寒冷,又要避免雾霾的进一步恶化,最可行的莫过于使用电地暖。

由于水地暖多采用集中供暖的方式,它无法像电地暖那样分时调节,一次开全房开,而多数时候是完全没必要的;此外,水地暖采用炉子烧水提供热量,这也有离炉子近的住户温度高,远的温度小的弊病,而电地暖采用的是分户供电,分时调节,是完全不存在此类问题的;从节能环保看,水地暖一次烧水大致需要4-8小时,电地暖发热的时间一般半小时。与此同时,水都暖消耗水和燃气,这些都是不可再生资源。而电不同,它可以通过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源源不断再生,且不造成污染,是真正的环保新能源。电地暖使用寿命长,后期基本无需维护,真正做到一次安装终身使用。水地暖则由于铺设水管在地下,需经常对水管进行维护,例如换水,清除水垢等,维护较繁琐。

再来看南方地区。据中国声《新闻纵横》报道,随着近日冷空气深入南下,南方地区的降水将趋于结束,而黄淮至江南一带将出现4~6℃降温。因一系列不成熟的问题使得南方集体供暖的愿景始终无法实现。地板行业经历长期的研究,成功研发出全新的自发热地板,可谓是解决南方供暖问题的重要举措。

自发热地板,顾名思义就是地板本身就能够发热,并且与传统的采暖方式存在本质的区别。普通的地暖地板需要依靠暖气的供输,在没有暖气的南方,地暖地板实质与铺装性质的地板没有差别。自发热地板的能量来源于电能,并在技术上保证了发热芯层完全密封于地板内部,保证暖芯发热层只发热绝不导电。自发热地板不仅铺装简单,并且通电即可迅速发热、随时分区域控制室温的优势,在南方地区也可享受到北方温暖的居室。自发热地板使用寿命长达15年,比传统取暖设备更安全、节能、健康、环保。

无论是电地暖还是自发热地板,无论是在南方使用还是在北方使用,都是供暖的技术的突破及节能环保领域的贡献,更成为了市场的新宠,这样既方便了人们饿的生活,又减少了资源浪费,同时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岂不是两全其美。


免费打赏
sdbly
2014年11月13日 16:44:32
2楼
电能消耗带来的资源消耗影响可能会更大啊 而且使用电加热会不会对人体产生辐射影响身体健康呢 个人观点
回复
ouyangbangbing
2014年11月18日 15:16:51
3楼
sdbly 发表于 2014-11-13 16:44 电能消耗带来的资源消耗影响可能会更大啊 而且使用电加热会不会对人体产生辐射影响身体健康呢 个人观点这个问题要考虑一下。
回复
milcabk
2014年11月19日 16:13:28
4楼
林子大了什么鸟没有啊?祝踩的死全家!!!!
回复
王铜
2014年12月07日 08:48:23
5楼
自发热地板
回复
周工湖南电气
2015年03月19日 16:57:45
6楼
买性能高的就好了啊,只是多出点钱没事的,这个也跟使用年限有关系,
回复
塞北射手
2015年04月07日 08:37:53
7楼
路过,参考了
回复
co1429231498448
2015年04月25日 10:04:11
8楼
谢谢楼主分享33333333333
回复
lgqdn
2015年12月15日 15:18:38
9楼
路过,参考了
回复
co1448110866400
2016年01月02日 22:51:25
10楼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大虾大虾
2016年01月03日 09:22:40
11楼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