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硬化是城市防洪大敌
njjjst
njjjst Lv.4
2014年12月05日 14:23:34
来自于道路工程
只看楼主

德国在分析清楚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水灾原因之后,在不同地区采用了不同的对付暴雨和洪水的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宗旨是顺应自然状态和规律。   建滞留雨水的低地池塘。这是最适合于人口密度大的村庄和小城镇的排洪方法。这样的池塘在下雨时能使雨水顺地势流入。所形成的半自然状态的水塘,还能成为当地有价值的湿地生态区。   让荒地长满灌木和树林。这能使降雨很快通过植物的根部被吸收入地,有利于地下水资源的增加,而且即使是大雨,也不易使雨水滞留于地表而形成洪水。

德国在分析清楚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水灾原因之后,在不同地区采用了不同的对付暴雨和洪水的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宗旨是顺应自然状态和规律。
  建滞留雨水的低地池塘。这是最适合于人口密度大的村庄和小城镇的排洪方法。这样的池塘在下雨时能使雨水顺地势流入。所形成的半自然状态的水塘,还能成为当地有价值的湿地生态区。
  让荒地长满灌木和树林。这能使降雨很快通过植物的根部被吸收入地,有利于地下水资源的增加,而且即使是大雨,也不易使雨水滞留于地表而形成洪水。
  让各种人工改建的直型河道和溪流恢复原有的自然弯曲形状和透水状态,恢复河岸两边的自然植被带(最好是树林),并让泛洪区与多条这样弯曲的河道与溪流相连。弯曲的形态可降低水的流速,减少水流对河岸的冲刷力,因而减少洪水的破坏力,同时能使水在较慢的流动过程中,通过两岸密集的植被根系和透水的河床大量渗透入地下,于是地面上的水量就会减少,同时还能很好地补充地下水。
  在公路边修建引流暴雨的沟壑,其设计必须得有足够的容纳雨水的空间,并具有能够使水渗透入地的吸收洪水的功能,而非硬化型沟壑。在农田周边,可采用修建土篱和灌木带的方法来增加农田对洪水的抵抗和吸收能力。
  在城市中,高度重视对各类地面的非硬化铺设方式,应在能满足其功能的条件下,尽量减少用硬化材料铺装,以保护地面通透雨水的功能。这既能避免城市在雨季时出现大面积积水现象,又能帮助城市利用雨水来补充地下水资源。
  不同区域铺不同的砖
  城市地面硬化带来的问题正日渐增多,因此,德国提出了一项要把城市80%的地面改为透水地面的计划。在德国,城市铺设透水地面的区域包括: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车道、郊区道路和郊游步行路;露天停车场;房舍周边、庭院和街巷的地面;特殊车道和车房出车道;公共广场。
  针对人行道、自行车道和步行街巷地面的铺设,他们采用了透水性地砖,这种砖本身可透水,而且砖与砖之间也采用透水性填充材料拼接。
  对于自行车存放地和停车场地面来说,最理想的选择是用孔型混凝土砖铺设,并在砖孔中用腐殖质拌土填充,这样可使杂草生长于其中,从而使该地面具有40%的绿化功能。
  考虑到居民区、公园和街头广场更需要绿化和美化,因此宜选用实心砖铺路,但砖与砖之间要留出一定空隙来,当然,空隙中留有泥土,天然的草可在此处生长,这样的地面可以有35%的绿化面积。
  对于房舍周边、居民区步行道、校园和公园的步行道路等地来说,由于往来行人较多,路面使用率高,因此用细碎石或细鹅卵石铺路会更合适。由大小均匀的石子散落而成的路不仅地面透水性能好而且还不长杂草。
  城市的主要路面可用孔型砖加碎石来铺设,即在带孔的地砖孔中撒入小卵石或碎石。这种地面不生杂草,但可使雨水顺利渗透,其地面的热反射也大大低于全硬化地面。
  地面硬化的危害
  将城市的硬化地面尽量改为透水性地面的另一大好处是,可以大大减少降落到城市中的暴雨对当地水体的污染。因为下暴雨时,当雨水遇到硬化地面时就会四处横流。横流的过程中,雨水会带走大量的城市污染物,比如:汽车排放的油污、轮胎的磨损物、建筑材料的腐蚀物、路面的沙砾、建筑工地的淤泥、城市草地和公园喷洒的农药等等。当雨水夹杂着这些污染物流进城市修建的雨水下水道后,便无法得到任何处理,于是就会直接通过雨水排放管道进入当地的自然水系,造成接受暴雨的河流、湖泊的污染。而另一方面,由于城市硬化地面对暴雨不能吸收,雨水被高速导入当地的河流而流失掉了,因此当雨季过后,当地又会出现干旱缺水的问题,陷入恶性循环。

20141127214636_185.jpg





20141127214636_185.jpg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