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有墓园“傍名人”想做参观点,你会去逛吗? 清明节前,崇明一墓园打造崇明历史名人雕塑群,并增加绿化率,希望墓园能成为青少年教育基地。调查发现,青浦福寿园早在2000年就开始打造人文纪念公园,集中800多个知名人士艺术雕塑墓;奉贤的滨海古园、海湾寝园都在努力,成为人文纪念地。 上海公墓 双层阻力 4A评定难通过 法国拉雪兹、俄罗斯新圣女、美国林茵公园都被列为了解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必去游览地,人们能在这些特殊的景点追寻名人的足迹,思考生命。上海的公墓能否成为下一个“新圣女”?业内人士表示,上海的公墓人文资源还差一口气,国外著名纪念公墓已经积累了500多年的名人历史,目前上海公墓只有二三十年,而最难逾越的瓶颈则是观念
![园林互动13.jpg](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沪上有墓园“傍名人”想做参观点,你会去逛吗?
清明节前,崇明一墓园打造崇明历史名人雕塑群,并增加绿化率,希望墓园能成为青少年教育基地。调查发现,青浦福寿园早在2000年就开始打造人文纪念公园,集中800多个知名人士艺术雕塑墓;奉贤的滨海古园、海湾寝园都在努力,成为人文纪念地。
![1.jpg](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上海公墓
双层阻力 4A评定难通过
法国拉雪兹、俄罗斯新圣女、美国林茵公园都被列为了解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必去游览地,人们能在这些特殊的景点追寻名人的足迹,思考生命。上海的公墓能否成为下一个“新圣女”?业内人士表示,上海的公墓人文资源还差一口气,国外著名纪念公墓已经积累了500多年的名人历史,目前上海公墓只有二三十年,而最难逾越的瓶颈则是观念
。
![拉雪兹神父公墓1.jpg](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法国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拍摄的雕塑
![拉雪兹神父公墓2.jpg](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法国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墓园内绿茵成片,鲜花盛开
![俄罗斯新圣女公墓1.jpeg](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俄罗斯新圣女公墓
![俄罗斯新圣女公墓2.jpeg](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俄罗斯新圣女公墓
吴伟敏介绍,名人雕塑落成时,墓园方通过各种渠道邀请、组织过崇明当地学校的师生以及市区街道的居民来参观,墓园甚至提供市区来的居民免费乘坐大巴以及一顿午餐,还有导游讲解。但是活动过后,主动联系参观的学校、居委会并不多。
“在传统观念里,园墓历来是逝者家属瞻仰的地方,是去了令人伤心的地方,若不是去凭吊亲人好友,恐怕鲜有人会特地去墓园走一走。”对于墓园的升级,不少人在扫墓时能够感觉到变化,但是若要把墓园当做游览地,甚至当景点去参观,更多人无法接受。随机采访一些市民,他们都表示,去墓地心里总觉得会阴森森的。
也正因如此,上海某墓园曾一度酝酿升级成4A级旅游景区,却几次遇到阻力。让人们望而却步的最主要因素还是传统观念。曾经在多个墓园策划过历史文化展示内容的业内人士表示:“在传统观念中,墓园就是凭吊逝去的亲朋好友的地方,只有人们的观念改变了,墓园才能成为公园,成为青少年的教育基地。”
而另一层阻力来自逝者家属,“原本肃穆的祭奠场所成为游玩休闲的公园,会破坏先人的宁静。”一边是游园的喧闹,一边是庄严、肃穆的碑林,很多人认为,公墓、陵园应该保持安静、严肃的氛围。
![2.jpg](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上海公墓
![3.jpg](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上海公墓
![4.jpg](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上海公墓
![5.jpg](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上海公墓
![6.jpg](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上海公墓
![7.jpg](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上海公墓
上海公墓VS国外公墓
【服务完善性】
许多国外的墓地旅游能够逐渐兴盛,得益于旅游设施和服务的完善。一些墓地为游客提供免费地图,安排“坐电瓶车”、“骑自行车”、“提灯笼”等特殊的游览方式,还播放室外电影,举办讲座、音乐会等。例如,在亚特兰大的奥克兰墓地,游客不仅可以拜访内战时期的士兵以及民权运动人士的墓地,还可以庆祝万圣节等传统节日。修建于1838年的布鲁克林绿荫墓地是美国旅游服务最完善的墓地之一。在这里,工作人员会免费为游客提供一张标注名人墓穴地点的大地图,安排由讲解员带领的游览线路。墓地旁设有书店,并不时举办讲座。
![亚特兰大墓地.jpg](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亚特兰大的奥克兰墓地
【历史差距性】
在法国拉雪兹公墓里,聚集了法国一两百年的名人,而俄罗斯的新圣女公墓名人的足迹更是长达500多年。而上海目前只有二三十年,名人墓和人文纪念博物院内的史物能折射上海的近现代历史文脉,但很难再追溯到更远的历史。
“我去美国的时候,就专程去了阿灵顿国家公墓参观,那里开阔漂亮,完全像个公园,参观的时候有一种油然而生的崇敬感。”市民王小姐认为,墓地的确要多一些历史人文情怀。法国拉雪兹、俄罗斯新圣女、美国林茵公园都被列为了解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景点,人们能在这思考生命。
![阿灵顿国家公墓.jpg](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阿灵顿国家公墓
【看法迥异感】
在西方的一些国家,公墓已成为平时市民散步的好地方,甚至被视为“离天堂最近的地方”。而中国人的传统认识,对死亡抱有恐惧感,会害怕死去的人。但死亡是生命历程的一部分,和出生、恋爱、结婚一样,是延续生命的人生环节,缅怀先人可以促使人们更珍爱生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墓地非但不是恐怖之地,而应是我们和先人建立精神联系的纽带。
![6.jpg](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