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互动】第十三期 上海墓园悄然变为景点,你会去逛吗?
学习助理
学习助理 Lv.14
2015年04月02日 14:34:24
只看楼主

沪上有墓园“傍名人”想做参观点,你会去逛吗? 清明节前,崇明一墓园打造崇明历史名人雕塑群,并增加绿化率,希望墓园能成为青少年教育基地。调查发现,青浦福寿园早在2000年就开始打造人文纪念公园,集中800多个知名人士艺术雕塑墓;奉贤的滨海古园、海湾寝园都在努力,成为人文纪念地。 上海公墓 双层阻力 4A评定难通过 法国拉雪兹、俄罗斯新圣女、美国林茵公园都被列为了解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必去游览地,人们能在这些特殊的景点追寻名人的足迹,思考生命。上海的公墓能否成为下一个“新圣女”?业内人士表示,上海的公墓人文资源还差一口气,国外著名纪念公墓已经积累了500多年的名人历史,目前上海公墓只有二三十年,而最难逾越的瓶颈则是观念

园林互动13.jpg

沪上有墓园“傍名人”想做参观点,你会去逛吗?

清明节前,崇明一墓园打造崇明历史名人雕塑群,并增加绿化率,希望墓园能成为青少年教育基地。调查发现,青浦福寿园早在2000年就开始打造人文纪念公园,集中800多个知名人士艺术雕塑墓;奉贤的滨海古园、海湾寝园都在努力,成为人文纪念地。
1.jpg
上海公墓

双层阻力 4A评定难通过

法国拉雪兹、俄罗斯新圣女、美国林茵公园都被列为了解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必去游览地,人们能在这些特殊的景点追寻名人的足迹,思考生命。上海的公墓能否成为下一个“新圣女”?业内人士表示,上海的公墓人文资源还差一口气,国外著名纪念公墓已经积累了500多年的名人历史,目前上海公墓只有二三十年,而最难逾越的瓶颈则是观念

拉雪兹神父公墓1.jpg
法国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拍摄的雕塑

拉雪兹神父公墓2.jpg
法国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墓园内绿茵成片,鲜花盛开

俄罗斯新圣女公墓1.jpeg
俄罗斯新圣女公墓

俄罗斯新圣女公墓2.jpeg
俄罗斯新圣女公墓

吴伟敏介绍,名人雕塑落成时,墓园方通过各种渠道邀请、组织过崇明当地学校的师生以及市区街道的居民来参观,墓园甚至提供市区来的居民免费乘坐大巴以及一顿午餐,还有导游讲解。但是活动过后,主动联系参观的学校、居委会并不多。
“在传统观念里,园墓历来是逝者家属瞻仰的地方,是去了令人伤心的地方,若不是去凭吊亲人好友,恐怕鲜有人会特地去墓园走一走。”对于墓园的升级,不少人在扫墓时能够感觉到变化,但是若要把墓园当做游览地,甚至当景点去参观,更多人无法接受。随机采访一些市民,他们都表示,去墓地心里总觉得会阴森森的。
也正因如此,上海某墓园曾一度酝酿升级成4A级旅游景区,却几次遇到阻力。让人们望而却步的最主要因素还是传统观念。曾经在多个墓园策划过历史文化展示内容的业内人士表示:“在传统观念中,墓园就是凭吊逝去的亲朋好友的地方,只有人们的观念改变了,墓园才能成为公园,成为青少年的教育基地。”
而另一层阻力来自逝者家属,“原本肃穆的祭奠场所成为游玩休闲的公园,会破坏先人的宁静。”一边是游园的喧闹,一边是庄严、肃穆的碑林,很多人认为,公墓、陵园应该保持安静、严肃的氛围。
2.jpg
上海公墓

3.jpg
上海公墓

4.jpg
上海公墓

5.jpg
上海公墓

6.jpg
上海公墓

7.jpg
上海公墓

上海公墓VS国外公墓

【服务完善性】

许多国外的墓地旅游能够逐渐兴盛,得益于旅游设施和服务的完善。一些墓地为游客提供免费地图,安排“坐电瓶车”、“骑自行车”、“提灯笼”等特殊的游览方式,还播放室外电影,举办讲座、音乐会等。例如,在亚特兰大的奥克兰墓地,游客不仅可以拜访内战时期的士兵以及民权运动人士的墓地,还可以庆祝万圣节等传统节日。修建于1838年的布鲁克林绿荫墓地是美国旅游服务最完善的墓地之一。在这里,工作人员会免费为游客提供一张标注名人墓穴地点的大地图,安排由讲解员带领的游览线路。墓地旁设有书店,并不时举办讲座。
亚特兰大墓地.jpg
亚特兰大的奥克兰墓地

【历史差距性】

在法国拉雪兹公墓里,聚集了法国一两百年的名人,而俄罗斯的新圣女公墓名人的足迹更是长达500多年。而上海目前只有二三十年,名人墓和人文纪念博物院内的史物能折射上海的近现代历史文脉,但很难再追溯到更远的历史。
“我去美国的时候,就专程去了阿灵顿国家公墓参观,那里开阔漂亮,完全像个公园,参观的时候有一种油然而生的崇敬感。”市民王小姐认为,墓地的确要多一些历史人文情怀。法国拉雪兹、俄罗斯新圣女、美国林茵公园都被列为了解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景点,人们能在这思考生命。
阿灵顿国家公墓.jpg
阿灵顿国家公墓

【看法迥异感】
在西方的一些国家,公墓已成为平时市民散步的好地方,甚至被视为“离天堂最近的地方”。而中国人的传统认识,对死亡抱有恐惧感,会害怕死去的人。但死亡是生命历程的一部分,和出生、恋爱、结婚一样,是延续生命的人生环节,缅怀先人可以促使人们更珍爱生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墓地非但不是恐怖之地,而应是我们和先人建立精神联系的纽带。

6.jpg看完这么多,最后问题来了,清明节你会去上海墓地逛逛么?对于墓地成为景观,你有怎样的看法?


往期精彩回顾:
【园林互动】第十二期 重庆现人造天河 恐龙与轮船狭路相逢成奇观
【园林互动】第十一期 西安古城墙被掏空建办公楼,回应:非文物“本体”
【园林互动】第十期 山西泽州为采煤强拆明清古宅 古村落该何去何留?
【园林互动】第九期 趣谈郑州励农桥的“香烟”景观路灯
【园林互动】第八期 城市规划预留道路横穿校园,你怎么看?
【园林互动】第七期 历史印迹—园林古建筑该不该翻修?
【园林互动】第六期 落叶景观路,该提倡还是搁浅?
【园林互动】第五期 中国景观设计与施工还处于“石”器时代?
【园林互动】第四期 新中式景观的发展方向及必备条件
【园林互动】第三期 牛牛lambo讲如何做好园林植物的配置与养护
【园林互动】第二期 园林景观中消防车道该如何设计
【园林互动】第一期 关于某个别墅水景施工的问题讨论



园林互动13.jpg


拉雪兹神父公墓1.jpg


拉雪兹神父公墓2.jpg


俄罗斯新圣女公墓1.jpeg


俄罗斯新圣女公墓2.jpeg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亚特兰大墓地.jpg


阿灵顿国家公墓.jpg


6.jpg

免费打赏
linderman2012
2015年04月03日 14:41:53
15楼
有些墓碑很有创意
回复
zlm1966
2015年04月03日 14:56:01
16楼
国内旅游很多都是吃喝玩乐型,缺少对人文对自然的感悟,缺少内心追求。国外能开设应该有很多是内心对生命的感悟和体会,而不是仅仅去看看玩玩。说到底,国人内心还是缺少点什么。当然,对死亡的态度不一样也是一个很大的不同
回复
thswarezhu007
2015年04月03日 15:45:58
17楼
很有创意啊 !!
回复
co1426556574648
2015年04月03日 15:52:42
18楼
值得点个赞,小编辛苦了
回复
阿平18
2015年04月03日 16:00:12
19楼
墓碑还是很有个性的,
回复
翰林墨客
2015年04月03日 16:20:56
20楼
去逛目的,最起码现在没有这个打算
回复
威嘉环保
2015年04月03日 17:01:50
21楼
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国人遵循逝者安宁,对于墓地我们也是相当机会的。因此目前为止中国是不适合效仿西方把墓园过渡到经典的。
回复
小小花
2015年04月03日 17:16:37
22楼
看到上面这些公墓设计有些好有爱呀,不仅仅是缅怀,更是爱
回复
py1101
2015年04月03日 17:27:38
23楼
只要有景点、有文化底蕴,景观够漂亮,我会去的。
回复
qq_1425626271619
2015年04月03日 17:28:47
24楼
开阔眼界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