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构选型 1.如果工程为33F以上高层住宅,建议采用剪力墙(局部短肢剪力墙,但其面积<50%,抗倾覆弯矩<40%)结构,电梯井应根据计算需要设置剪力墙; 五.塔楼平面布置原则
四.结构选型
1.如果工程为33F以上高层住宅,建议采用剪力墙(局部短肢剪力墙,但其面积<50%,抗倾覆弯矩<40%)结构,电梯井应根据计算需要设置剪力墙;
五.塔楼平面布置原则
1.墙布置:
1)应尽量在建筑物周边布置剪力墙,削弱内筒;
2)结构的竖向构件布置:剪力墙、柱的平面布置,以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为目标,室内要求不露墙、柱角(不得已时墙、柱角应凸向次要空间或藏在家具布置处);
3)窗-窗间或窗-门间墙肢,其截面高度满足结构计算要求即可,余下尺寸(>100mm时)采用砖砌(注意需满足门窗洞口的宽度要求),不得将墙肢截面人为扩大至门窗洞边;
注:所有竖向受力构件截面必须沿建筑物高度由下至上合理进行内收,使侧向刚度下大上小,逐渐均匀变化。
4)剪力墙的抗震等级、数量和配筋是影响结构含钢量的关键因素,应严格控制剪力墙布置的数量,避免结构刚度过大而导致吸收过大的地震力(尤其在核心筒的位置),不得随意加大墙肢长度,同时尽量避免设计成短肢剪力墙;
5)在设防烈度6度区,对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应控制在三级及以内(超出三级时需与甲方协商)。
2.梁布置:
1)对住宅建筑,不应设置穿越厅、房的梁,保证室内不露出梁角线的优先顺序:客、餐厅→走道→主卧室→次卧室→其他房间,即:
●客、餐厅与主卧室的隔墙,墙、柱及梁应保证客、餐厅墙面平整;
●客、餐厅与次卧室或其它辅助房间的隔墙,墙、柱及梁应保证客、餐厅墙面平整;
●主卧室与次卧室或其他辅助房间的隔墙,墙、柱及梁应保证主卧室墙面平整;
●主要走廊与主、次卧室或其他辅助房间的隔墙,墙、柱及梁应保证走廊墙面平整。
2)一般跨度楼盖采用梁板结构,较大空旷房间可采用井字梁结构;
3)住宅中下沉式卫生间周边,如设次梁,宜使梁底平板底。对卧室与卫生间相邻的情况,结构次梁应偏入卫生间,确保房间不见梁线。该次梁在屋面取消;
4)上下楼层功能改变较大处(如复式上下层、首层改为入户大堂、天面层梁)布置应注意是否可以拉通及避免露出下一层房间中;
5)次梁不得正搭于房间门的正上方;
6)坡屋顶转折处结构按折板设计不宜设折梁;
7)卫生间内应避免有梁穿过,有梁穿过时应注意降板,并预留泄水孔;
8)一般情况下,小房间与走道分隔墙下和卧室的衣帽间间墙下不设梁,以方便业主房间布置和适应业主的二次装修;
9)房间与卫生间、厨房等有高差位置,如隔墙厚100,跨度≤4m,梁宽宜选150;
10)电梯厅无隔墙位置不应设梁;
11)对屋盖型式为坡屋盖的住宅结构,如要求设置阁楼层,则于阁楼层应设置上人洞口;阁楼层的梁系布置要兼顾下层天花但不得设置反梁;尽量优化墙柱数量和截面尺寸,以提供最大使用空间;
注:阁楼层的建筑和结构图中避免出现“阁楼”二字,代之以“××标高层建筑或结构平面”。
12)坡屋盖下的阁楼层,若设置落地玻璃门窗时要求于门窗洞顶设置水平压顶梁(该水平压顶梁要求结合坡屋盖考虑);
13)坡屋盖的露台与老虎窗相邻时,两者间的梁段应为水平,不作斜梁。见下图:
3.板布置:
1)楼面凹入或开洞尺寸不宜大于楼面宽度的一半。楼板开洞总面积不宜超过楼面面积的30%。在扣除凹入或开洞后,楼板在任一方向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5m,且开洞后每一边楼板的净宽度不应小于2m,否则按JGJ3-2002中第4.3.8条采取构造措施予以加强;
2)户型平面中在可能前提下客厅与餐厅做大板结构,取消二者之间的梁;
3)对主卧室内的卫生间,一般采用凹板处理,不需设梁;
4.楼梯:
1)楼梯梯段净空2.2m,并考虑装修与抹灰层厚50mm的因素;
2)对剪刀梯,按下图设梁以减少板厚、配筋:
5.塔楼平面超长构造处理措施:
1)设置后浇带:一般要求2月后用微膨胀混凝土回灌;对沉降后浇带,图纸应作特别标示和明确回筑时间要求;
2)设置伸缩缝:伸缩缝从±0.00以上开设置。缝宽满足规范抗震缝宽度要求;±0.000以下伸缩缝处双柱应合并按单柱设计。
2.地下室顶板:地下室层高为3.2米,需要采用预应力平板结构形式,该层梁板选用C35混凝土。
|
22楼
谢谢楼主分享学习了
回复
23楼
真是万科的内部资料?感觉无多出彩之处咯
回复
24楼
期待后续,支持一下!
回复
25楼
资料还很不错,设计可以参考
回复
26楼
不管是否是万科的东西,关键是这总结的核心价值是否对你有用是真的,否则一切都是浮云。
回复
27楼
非常好的东西,对工作帮助太大了
回复
28楼
感谢小丁丁的分享
回复
29楼
能否发个word,大家下载学习下。
谢谢
回复
30楼
很好谢谢分享
回复
31楼
好像不全,期待完善啊!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