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论文栏目:混凝土论文 1工程概况某道路位于福建省中部地区,连接市内市与北部各乡镇城区。该项目是该地区投资最大,里程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基础建设项目。该道路按照国家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路面宽度12m,由于该道路设计车速快,车流量大,要求在路面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控制。2施工准备2.1原材料质量集料直接影响沥青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碎石颗粒的均匀性指数,碎石材料的强度,以及其含泥率都将造成沥青混凝土级配不良,影响沥青混凝土强度和耐腐蚀性。因此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必须在施工准备阶段对原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选择合适的集料必须检查碎石的风化程度,杂质含量和耐磨性从而保证骨料的强度。查看骨料的规格、棱角和针片状情况从而保证骨料的均匀性。检测骨料的含水量,酸碱性从而保证集料具有较好的粘附性。
论文栏目:混凝土论文
1工程概况
某道路位于福建省中部地区,连接市内市与北部各乡镇城区。该项目是该地区投资最大,里程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基础建设项目。该道路按照国家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路面宽度12m,由于该道路设计车速快,车流量大,要求在路面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控制。
2施工准备
2.1原材料质量
集料直接影响沥青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碎石颗粒的均匀性指数,碎石材料的强度,以及其含泥率都将造成沥青混凝土级配不良,影响沥青混凝土强度和耐腐蚀性。因此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必须在施工准备阶段对原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选择合适的集料必须检查碎石的风化程度,杂质含量和耐磨性从而保证骨料的强度。查看骨料的规格、棱角和针片状情况从而保证骨料的均匀性。检测骨料的含水量,酸碱性从而保证集料具有较好的粘附性。
2.2配合比
合理的混合料配合比对沥青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影响很大,进而控制了沥青混凝土的铺设质量。而在沥青混合料的拌合过程中十分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拌制混合料的过程中制定合理的制度十分重要。我们在拌制过程中应记录每次搅拌的数量,各种骨料的质量,沥青用量和拌合温度。然后获取此次拌料的温度的平均值,并换算出石油配合比。记录下抽提筛分结果,检查搅拌机工作性能,评价技术人员的施工技术情况。该道路对配合比设计了3种粗细不同的初试级配,然后选择合适的配合比。3种级配的4.75mm筛网通过率分别为23%、27%、31%。3种级配设计数量相同的矿粉,使0.075mm通过率为10%。依据规范公式可以计算出不同级配下矿料的平均毛体积相对密度和大于4.75mm粗集料的混合毛体积相对密度。然后使用捣实法测试出大于4.75mm的粗集料的捣实密度,并计算各组初试级配捣实状态下粗集料的间隙率。拌制混合料时,加热集料至175℃到190℃,然后将热料提升斗运至振动筛,使用三种不同规格筛网筛分后,分别将其储存到三个不同的热矿仓中。在保证直到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并使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被沥青包裹,出产的结合料无花料和结团,以及严重粗料细料离析现象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配合比。在沥青混凝土的铺设过程中,拌制成的沥青混合料的温度需要控制在155-170℃之间。我们还要记录每次铺设的厚度。对以上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观察数据变化情况,对异常数据进行研究,找出问题原因,并及时解决。
2.3后场质量控制
严格执行拌合工艺可以有效地提高成品料的质量。通过在实验室对沥青混凝土的实验效果,确定最佳的配合比值。有配合比计算出集料的实用量和沥青的使用量,根据现场情况调节好热料的比例和冷料的料转速和流量,并选择合适的筛网孔径。拌合过程中温度控制对沥青混凝土十分重要,必须控制好拌合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温度,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和实验所获得的指标确定出拌合总时间,使得拌合后的混凝土料不能出现离析和结团现象。对于纤维沥青混凝土在搅拌时,拌合时间应适当加长,颗粒纤维材料可以和粗集料同时投入,絮状纤维材料可使用风吹入搅拌锅内。
2.4设备质量控制
拌合机的性能决定了混合料的拌合能力,应根据公路等级和工期情况等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拌合机。所选择的拌合机应具备自动控制,可以分析各项数据,并确定合理的生产量,分析拌合质量情况。选择好合适的拌合机,还要选择与之相搭配的摊铺机。根据每日的拌合量、车辆运输量、施工人员数量和摊铺量进行合理的配置,尽量使每个工作日能连续施作。在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时候,必须对前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进行验收检查,确保该工序施工质量合格,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2.5路面基层检查
要进行摊铺工作,必须对前一道工序进行严格检查。要严格路面基层的压实质量,加强粗集料集中地方的检查,避免造成松散等问题。对松散问题应对其及时合理的处理措施,减少对铺设混凝土的影响。对于松散程度较轻的区域,需要挖出松散部分并清洁,对该处洒一些黏层油和透层油,工人在摊铺机工作之前用沥青混凝土填实压平,然后进行摊铺工作。
3施工控制
3.1压实质量控制
对混合料的压实工作,可以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步骤进行施工。初压工序可将将混合料整平,为下一步工序创造条件;复压可以使搅拌的混合料密度均匀、稳定和成型,该道工序对混合料的密实程度起到决定性作用;终压工序主要用来去除复压时的车胎印迹,最终使压实面平整。
3.1.1振频和振幅的控制
在复压过程中必须调整合理的压路机振频和振幅,才能保证复压的施工效果。再选择了合理的压实厚度和碾压速率后,确定合适的振频,振频的大小对沥青面层表面压实起到重要的作用。适当的振频可以消除沥青面层表面的震动产生的波纹。振幅的大小对沥青面层的压实厚度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碾压成的厚度,调节合适的振频和振幅,使得整个压实达到较好的压实度。
3.1.2碾压路线和方向
压路机应该按照合理的路线进行工作。碾压过程不能改变压路机的线路和碾压方向,避免产生沥青混合料的推移。驾驶人员在压路机开始工作和停止工作时,应降低行驶速度。
3.1.3碾压错轮
压路机碾压按照从外侧到内测,由低处到高出的顺序进行碾压。为避免已压实的路面出现车轮印记,再向前碾压一遍后,将压路机原路退回然后进行下一碾压带,两个相邻的碾压带应该重叠15cm。在压路机退出碾压段后应停止震动,然后进行错轮工作。再错轮施工是尽量减慢压路机速度,避免由于速度过快引起混合料的挤起,造成混合料移动。在碾压过程中还应注意不得是混合料的温度下降太快,影响施工效果。
3.2材料运输质量控制
材料的运输过程中,容易和其他物体接触,从而使材料被污染。用料车的轮胎以及车槽是材料的主要接触物。因而必须保证用料测轮胎和车槽的清洁。可按排工作人员定期清洗车轮,并在车槽表面涂1∶3混合油水,并铺盖油毡布。运输车辆的停放应距离摊铺机30cm左右,避免感染和碰撞摊铺机。
3.3路面检测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检测,可以随时掌握施工中的情况,发现异常可以及时处理,保证成型后的路面满足设计和质量要求。可以通过平整度仪或6m的铝合金尺干的方法检测里面的平整度。以20m为一个断面,采用弯沉仪测定弯沉值。通过现场钻芯取样,在实验室采用马歇尔实现等试验方法测试沥青混凝土压实的密实度,并可以进行分析路面内部力学性能。在施工过程中合理调节摊铺机的传料器可避免产生离析现象。保证路面基层的强度、混合料的合理级配比和压路机工作的启停速度应缓慢进行,以防造成路面局部松散、沥青混凝土推移和局部隆起等缺陷。
3.3.1基层裂缝的处理
当基层表面出现裂缝时,应及时采用合理的处理措施,以免对沥青混凝土的铺设造成质量问题。对于纵向间距大于10m的裂缝,必须进行及时的处理,以裂缝为中心在宽度1.5m的范围内清扫裂缝,采用喷洒PC-2乳化0.3kg/m2封缝。然后在基层上的裂缝铺设玻纤格栅并固定。对于纵向间距小于10m的裂缝,需要返工处理。特别严重的基层纵向裂缝,必须交由业主组织会议讨论。在路基不再发生不均匀沉降使裂缝扩大的基础上,对基层和底基层进行返工,并需要在基层处铺设钢筋网格,以限制裂缝发生。
3.3.2接缝的处理
对接缝处的处理直接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对于采用不同铺设方法的路面应选择与之匹配的接缝处理方法。接缝的处理一定要达到连接平顺和紧密,采用3m长得直尺检查处理后的接缝平整度。当采用热接缝处理时,需在接缝两侧预留10~20cm的宽度不进行碾压施工。相邻摊铺层的接缝应该错开,错开距离不应小于15cm。两半幅碾压时应该有5~10cm的重叠。对于预留的横向施工缝,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对于厚度不足的断层处,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可采用切割机割除,清理割槽,待其干燥后涂油,在进行压实所需厚度的沥青混凝土。
4结语
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十分复杂,只有从施工准备的各个环节到施工过程中的每个施工工序都进行严格的把控,才能全面的把握整个路面品质把控。材料的选取及存放等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对整个质量把控活动起着先决作用,施工环节的严格要求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只有从道路工程施工的每个环节出发,全面把握各种因素,才能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