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经验谈】 钢筋混凝土植筋工艺图文解析
黄老三
黄老三 Lv.7
2015年09月21日 12:01:17
来自于工地图片
只看楼主

1.植筋标准施工程序:划线定位→钻孔→清除孔尘→灌注结构胶→钢筋处理→植入钢筋→养护固化→质量检验。2.操作方法:2.1划线定位:设计图纸在植筋的平面位置上,用墨线或直尺划出纵横线条2.2钻孔:钻孔一般要垂直混凝土构件平面,倾斜度不大于8°(特殊要求除外)。 2.3清孔除尘:1)清孔方法:一般采用高压气冲洗(用空压机、打气筒等);也可以用高压水冲洗(但是在植筋前,孔内必须达到干燥)。

施工经验谈.jpg




1.植筋标准施工程序:


划线定位→钻孔→清除孔尘→灌注结构胶→钢筋处理→植入钢筋→养护固化→质量检验。


2.操作方法:


2.1划线定位:


设计图纸在植筋的平面位置上,用墨线或直尺划出纵横线条


2.2钻孔:


钻孔一般要垂直混凝土构件平面,倾斜度不大于8°(特殊要求除外)。

1.png

2.png

2.3清孔除尘:

1)清孔方法:一般采用高压气冲洗(用空压机、打气筒等);也可以用高压水冲洗(但是在植筋前,孔内必须达到干燥)。


3.png


2)孔壁化学处理,用上述方法清除后,在灌胶前,用丙酮或酒精清洗一遍,达到孔壁无灰尘、无油污、无有机杂质。

4.png
2.4灌注结构胶:

1)配制比例:该胶为双组份,A组份:B组份=4:1(重量比),误差不得超过3%。

5.png



6.png

2)搅拌:首先分别将A、B组份胶搅拌均匀,然后按比例配备,用专用电动搅拌机搅拌3分钟。原则上不用人工搅拌,特殊情况,设专人搅拌,最少搅拌5分钟,一定要搅拌均匀(见使用说明)。


3)注入胶:用专用工具将搅拌好的胶注入清洗过的孔内。


7.png

8.png

4)配胶、注胶、插筋必须流水作业,连续进行。

9.png

10.png

5)配制结构胶必须设专人负责,并作出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配胶量、使用部位、时间、固化情况等。

2.5钢筋处理:

1)植筋长度的确定,视情况而定,如外部加焊钢筋,其最小长度为:孔深+搭焊长度+200mm,以免焊接时高温影响胶的强度。

2)钢筋表面处理,用电动钢丝刷或人工钢丝刷,清除钢筋表面的锈蚀,用丙酮或酒精清除钢筋表面油污及灰尘。


3)如植入基脚螺栓,应先将螺丝加工好,并将螺丝段用塑料管套保护好。


2.6植入钢筋:


1)将处理好的钢筋,植入灌注好结构胶的孔内。

2)养护固化:钢筋植入定位后应加以保护,防止碰撞和移位,保持3天,待结构胶固化原材料后方可受力。


11.png

3.注意事项

1)在高空作业且所钻孔径不小于18mm时,必须两人同时操作电锤,并且系好安全带。


2)钻孔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钢筋,如遇到钢筋应立即停止,重新更换孔位。


3)孔内如遇下雨进水,必须用棉纱吸干浸水,并且用加热管烘干,方可注胶插筋。


4)钻孔时进度不宜太快,以免钻头发热影响钻孔 周围混凝强度或损坏钻机。


4.施工所需工具


1)钢卷尺、墨斗、毛笔:主要是按设计图纸来确定植筋位置,用纵横墨线早出确定交叉点,再用毛笔蘸红油漆作出标记。


2)电锤、锤头:主要用来在指定的位置钻孔。


3)空压机:用压缩空气吹出空内灰尘。


4)试管刷:蘸丙酮清洗空内壁。


5)手持磨光机:用于钢筋除锈。


6)手锤:主要用于把钢筋打入孔内。

5.原材料

1)植筋结构胶。

2)丙酮:清洗孔内壁用。


3)钢筋:按设计图纸选用。


6.植筋为后锚固方式,锚固钢筋与握裹层混凝土间的状态同先锚固钢筋与握裹层混凝土间的状态相比具有以下不利因素:


1)植筋时的钻孔对周围混凝土造成一定的损害。


2)清孔不干净会使结构胶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显著下降。


3)植筋操作中注胶不饱满使实际锚固深度降低。


4)温度、湿度、振动等条件对结构胶耐久性的不利影响。


5)结构胶本身的质量稳定性的问题。





更多施工经验推荐》》》》

【施工经验谈】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控制标准做法
【施工经验谈】 塔吊安全布置必须要掌握的7大要点
【施工经验谈】绿城屋面标准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施工经验谈】模板工程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经验谈】超高层建筑施工工艺实例图解
【施工经验谈】项目总工必看的6大秘诀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11.png


施工经验谈.jpg

免费打赏
gong1908
2015年09月22日 11:29:58
12楼
很好的植筋工程的资料,分析。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luochongchong
2015年09月22日 11:42:19
13楼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yzhy20121227
2015年09月22日 12:16:05
14楼
感谢分享,值得学习。
回复
co1425479982623
2015年09月22日 14:15:47
15楼
谢谢楼主分享好资料
回复
yinleilei25
2015年09月22日 14:28:08
16楼
学习学习,长见识
回复
xk2462384136
2015年09月22日 15:22:29
17楼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gongjiguang
2015年09月22日 15:40:51
18楼
好,支持!
回复
富强168
2015年09月22日 16:06:26
19楼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倾刃
2015年09月22日 16:26:02
20楼
楼主讲的好啊,图文并茂
回复
zhangjg514
2015年09月22日 16:27:54
21楼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