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监控量测3.7.1量测项目及测点布置 1、洞内围岩、支护及洞外地表状态观察随时进行监测。2、周边收敛、拱顶下沉及地表下沉各项目测点尽量集中断面布设,以便量测成果协调分析,综合运用。必测项目为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地质及支护状态观测、锚杆及锚索轴力及抗拔力。1、隧道地质及支护状况变化情况观察由专业地质人员进行肉眼观察,手工素描记录,采用地质罗盘。钢尺、水压、水量测量仪、测缝计等量测工具(必要时可采用数码摄像机录制地质剖面及支护状况)。在每次爆破和初期支护后立即进行,尤其在地质情况发生变化、爆破参数发生改变时对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变化加强量测,对观察内容作出详细记录,并绘制相应地质素描图,校核围岩分类,并预测前方围岩性质及可能出现的地质构造。
3.7.1量测项目及测点布置
1、洞内围岩、支护及洞外地表状态观察随时进行监测。
2、周边收敛、拱顶下沉及地表下沉各项目测点尽量集中断面布设,以便量测成果协调分析,综合运用。必测项目为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地质及支护状态观测、锚杆及锚索轴力及抗拔力。
1、隧道地质及支护状况变化情况观察
由专业地质人员进行肉眼观察,手工素描记录,采用地质罗盘。钢尺、水压、水量测量仪、测缝计等量测工具(必要时可采用数码摄像机录制地质剖面及支护状况)。在每次爆破和初期支护后立即进行,尤其在地质情况发生变化、爆破参数发生改变时对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变化加强量测,对观察内容作出详细记录,并绘制相应地质素描图,校核围岩分类,并预测前方围岩性质及可能出现的地质构造。
2、周边位移净空收敛测试
主要采用收敛计(收敛计测试精度为±0.06mm)测点的纵向间距应视需要而定。凡是地质条件差或重要工程,应从密布点。围岩表位移观测点的埋设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浇注而成,埋没深度不小于0.2m。测点在观测断面距离开挖面2.0m的范围内埋设,并在爆破后24小时内下一次爆破前测读初读数。初测收敛断面应尽可能靠近开挖面,距离它为1.0米,收敛测桩应牢固地埋设在围岩表面,其深度不宜大于20cm;收敛测桩在安装埋设后应注意保护,避免因测桩损坏而影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3、拱顶下沉量测
拱顶下沉观测采用精密水准仪、铟钢尺及钢挂尺,测量观察点与基准点质检的高差,从而计算出拱顶下沉量,观测精度为(0.1mm)。拱顶下沉测点的布置应与周边位移收敛一致,位于同一断面上。
4、锚杆内力及抗拔力量测
锚杆抗拔力试验按《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拉拔仪,每10米一个断面,每断面至少3根锚杆进行测试。对测试的锚杆在打设时预留不小于20cm的余长或随机抽测时采用焊接进行接长,用于拉拔仪对锚杆抗拔力的测试。
3.8超前地质预报
超前地质预报指导思想以工程地质综合分析为核心、直接探测与间接探测相结合、现场量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由初步探测到详细探测,必要时采取超前钻孔予以验证,对不良地质体的规模和位置进行超前预报,指导施工。
超前地质预报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实施。初次探测和详细探测建议采用TSP探测,瞬变电磁仪、地质雷达等物探探测方法,根据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及各种方法探测的优缺点,各种方法配合使用。
超前地质预报分为C1、C2、C3、C4四个等级。C1、C2为常规超前预报,C3为重点段落超前预报,主要是对祥勘查明的不良地质体及经过初次探测发现的可疑的段落,进一步确认。C4为重点段落直接探测,根据以上探测结果,发现大型不良地质体,如断层破碎带、富水断层、大型溶洞、突水突泥段落等,应采用超前钻孔进行验证。
根据超前地质预报情况和探孔的出水情况,综合判定不良地质体位置、规模,初步确定处理方案,确定注浆与注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