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的中国建筑只是一个转型的开始而不是完成,这是一个预测中国建筑未来发展趋势的问题,但我们可以参考日本或台湾的现状,虽然前者领先我们并不止十年。
中国最近十五年的建设高潮解决的是:从无到有的问题
(商品房、写字楼、机场、美术馆、博物馆、展览厅、音乐厅等等量的建设)。
未来十年(必定更久)要解决的是:从有到好的问题。
简单来说是这样一种转型:
粗放的大规模的建设——精确的小规模的建造。
放眼望去,楼盘够我们十几亿中国人住了,CBD也都立起来了,每个城市该有的公共建筑:图书馆、剧院、美术馆、展览中心、音乐厅等等也都建起来了,未来我们要建什么呢?我们还有什么可建呢?
当项目越来越少的时候,中国建筑从业者面临的将是全球同行的竞争,狼多肉少的时候,总是会有狼饿死的。拼关系的时代会随着项目的减少,每个项目吸引的关注度增加,制度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国际媒体的参与,消费者愿意为设计买单等原因而渐行渐远。
在建筑工序上从业人员越来越被细分化专业化。建筑公司类型也在不断的细分化,将会有更多公司专注于自己某一领域,做机场设计的专做机场、做住宅的、做博物馆的、做医院的、做酒店的、做会所的等等。专注某一领域可以做的更精更深入。
粗放的建设,功能的转变等必定会带来很多问题,相比较于过去的拆了重建,旧建筑改造更节约资源、更能保留过去的记忆,将是未来的趋势。798的成功不是个例,旧建筑的价值会被逐渐意识到。
国有大型设计院的垄断正在被打破,有创意有品质的小型事务所能在市场化的设计环境中分一杯羹,尤其在大型项目日益减少小型项目越来越多,甚至是农村小住宅一类项目出现的环境下,设计院的关系优势、结构技术优势、设备技术优势等会越来越弱化,而明星建筑师事务所的创意却变得越来越有竞争力。
“过热”时大量的从业人员拥挤到目前“相对萎缩”的“正常”状态,从供应和需求来说是否是导致建筑行业显得萧条的一个原因;同时,因为建设周期一般在一年左右,长的可以是几年。当前建筑的“温度”究竟是消退后的“余热”还是“正常”状态下的“常温”?
对于“刚需”这个词,是建立的有足够的劳动人口上的。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非常明显。以我目前所在的三四线城市为例,在我看过一篇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发表的调查文章后,理论上我所在的城市在2020年时65岁以上人口会达到30%以上。那么在这样的城市,建筑行业究竟还有没有机会恢复过去的辉煌?如果不能待在体制内,在非一、二线城市能有多大的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设计者深思的问题!
更多时评:
【建筑时评】第四期 日本中止奥林匹克体育场建造计划 原因是成本太高
【建筑时评】第三期 东京体育馆计划开建,扎哈设计争议回顾
【建筑时评】第二期 盘点建筑界的那些“买家秀”
【建筑时评】第一期 由“大金环”谈优秀建筑设计的标准
0人已收藏
1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51.18 万条内容 · 442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建筑新闻眼】第三十四期 上海虹桥机场商务园一期工程花瓣楼完成项目信息: 建筑师: MVRDV 地址: 上海虹桥机场,上海市,中国 建筑面积: 15000.0 sqm 项目年份: 2013-2015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07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