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人自编的创建北京市结构长城杯的资料,是为工地的工人以及项目的管理人员培训用的,内容主要是钢筋、模板、混凝土方面的,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里面的很多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希望别涉及到版权问题,如果有可以直接和我联系,QQ348970662,再次申明,本资料仅供个人学习。
这是本人自编的创建北京市结构长城杯的资料,是为工地的工人以及项目的管理人员培训用的,内容主要是钢筋、模板、混凝土方面的,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里面的很多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希望别涉及到版权问题,如果有可以直接和我联系,QQ348970662,再次申明,本资料仅供个人学习。
105楼
学习了谢谢楼主
回复
106楼
图文并茂,不错资料。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107楼
感谢楼主,祝楼主2106年心想事成!
回复
108楼
谢谢楼主,下载并分享了,好资料
回复
110楼
好资料,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111楼
谢谢分享!
回复
112楼
如果房屋在地震中倒塌损毁,基本上有三种原因:
“我国学校的设计和建设,也是按标准走的,问题在于没有提高标准。”周锡元说,学校在抗震方面存在几个先天缺陷:
一是房间大。躲到卫生间等场所是地震发生时的一条逃生原则,原因就在于空间狭小、有墙面支撑,墙的面积大抗震能力就强。但学校教室、活动室等场所空间都比较大,相对而言墙的面积就小。
二是窗户大。教学需要良好的光线,采光使用大面积的窗户设计,相应地使得墙的面积大大缩减。
三是走廊设计。一般学校都采用单面、外廊的走廊设计,多由柱子支撑,如果教室两边都是走廊,在纵向上一间教室就只有前后的两面墙抗震,两边柱子的作用则很弱。
可考虑将学校建成紧急避难场所
地震难以预测,往往发生在预期可能性小的地方,如国内唐山、台湾,国外日本神户,研究者尚未完全掌握其规律。而抗震标准每增加一度,成本普遍增加5%-10%,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将所有房屋标准都提高显然不现实。
怎么样才能不花钱又抗震,是长久以来工程师们极力攻克的难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周锡元教授提出了他的思考,他建议:对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人群自救能力差的地方,提高标准,加强抗震能力,赋予紧急避难场所的功能。这样在发生灾难的时候,学校可以放假,腾出来作为避难场所。而城市需要有避难地点。
。
回复
113楼
很好的东西 ,收下了···········
回复
114楼
谢谢楼主,好帖
回复
115楼
谢谢楼主,好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