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inductance 于 2016-1-23 15:01 编辑 大家好!鄙人接触电伴热不长,算是抛砖引玉,斗胆先说两句。与电伴热有关的规范有:1、《自限温电伴热带》GB/T 19835-2015,即将实施(应该现行的是2005版);2、《石油化工仪表及管道伴热和绝热设计规范》SH/T 3126-2013;3、《仪表及管线伴热和绝热保温设计规范》HG/T 20514-2014;
大家好!鄙人接触电伴热不长,算是抛砖引玉,斗胆先说两句。
与电伴热有关的规范有:
1、《自限温电伴热带》GB/T 19835-2015,即将实施(应该现行的是2005版);
2、《石油化工仪表及管道伴热和绝热设计规范》SH/T 3126-2013;
3、《仪表及管线伴热和绝热保温设计规范》HG/T 20514-2014;
4、《管道和设备保温、防结露及电伴热》 03S401;
5、《恒功率电热带》DB34/T 1497-2011(安徽地标);
备注:日后上传规范,资源共享。
收集完管线数据后,第一步进行计算,计算管线热损失量。
可以参考SH3126中的5.4.2管道散热量公式进行计算,不过在此运用公式的时候我有个疑问,我觉得这个只适用与仪表管线,工艺管线用这个不合理,例如工艺管线应该考虑流速,介质流速快慢是一个变量,正在查找类似考虑流速计算散热量的公式,请大家也积极参与,共同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