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eibom 于 2016-4-7 16:19 编辑 专家意见:近场效应考虑的方式不清楚, etabs 计算的隔震前模型 和隔震后模型均考虑了近场效应(加速度峰值均同时放大,相比则效应消失), 其 pkpm 未按近场作用进行相应放大。
专家意见:近场效应考虑的方式不清楚,
etabs
计算的隔震前模型
和隔震后模型均考虑了近场效应(加速度峰值均同时放大,相比则效应消失),
其
pkpm
未按近场作用进行相应放大。
保守做法为
1.25*0.24*
减震系数
=
新的
amax
,
也可用时程分析计算,得到加速度峰值放大对结构的作用,实际计算得到其数据
为
1.0~1.25
之间的一个放大系数。
答:水平向减震系数系隔震前后的地震作用(楼层剪力及分布)通过比较(比值)得出。
5.1.
对于水平向地震作用,按已有的地震知识及结构理论,结构水平向地震作用直接相关于地震引起的地面加速度,按地震知识,距离震源(断裂带)越近,地面加速度就越大,这是现阶段规范结构抗震理论地震分组的理论基础之一,早期称之为近震&远震;
5.2
.规范没有对结构隔震前是否需要考虑近场效应作出明确规定;
原因在于
a.
绝大部分断裂带系隐伏断裂带,断裂带在水平及竖向分布绝大部分均为未知的;
b.
绝大多数工程结构结构分析采用的是反应谱分析法,而反应谱分析法系一种包络设计法;鉴于原因
a.
反应谱分析法要对任何结构都作近场效应考虑均要调查断裂空间分布,这对绝大多数工程结构为标准设防不切实际,且反应谱分析法系包络法,近场效应只好用另种包络法,即地震分组;
5
.
3
.抛开所有结构理论与人类对于地震的认知。按照比较逻辑学,两个事物作比较,比较要有供比较的对象,也要有比较的共同基础。同类或不同类事物的相同属性之间可以进行比较,同一事物的同一属性在不同时刻也能比较。
为此,规范在隔震时程分析时明确要求考虑断裂带近场效应系数。按推理逻辑学与比较逻辑学,水平向减震系数系隔震前后的地震作用(楼层剪力及分布)通过比较(比值)得出,既然隔震后必须考虑近场效应系数,同理,隔震前的地震作用亦必须考虑,否则失去可比性;
所谓的同时考虑近场效应会使之等同于没有考虑该效应系逻辑悖论。
5.4
.砖家说,
PKPM
上部结构分析还要考虑近场效应系数!
抛开前述隔震时程分析前后是否都要考虑近场效应的争论不说。隔震结构的水平向减震系数获取系系隔震后结构时程分析跟隔震前时程分析的楼层剪力对比得出。由于隔震系统是非线性的,前后分析都是时程分析。这个过程可称之为过程
A
,这个过程
A
已经考虑了近场效应,规范
12.2.2
条;上部结构分析称为过程
B.
过程
B
采用的系过程
A
的结果,过程
B
还要乘近场效应系数,脑子进水了吧?
5.5.
砖家说,隔震是个新东西,所以要专项审查啦!切,拿美国、日本的东西当宝贝忽悠国人。规范抄美日,条文连个解释都没有,还抄错。美日都有环太平洋地震带。这个东西已经存在数十年了。
5.6.
又有人说,结构隔震就是默认性能化设计啦!谁说的啊?姑且默认性能化设计吧,砖家说只要上部结构分析乘了近场效应系数就可以放我通过了
.
那规范
3.10.3
条连地震最大影响系数都差不多乘了
4
倍,这又如何解释?还隔个屁的震。
5.7.
砖家说,隔震是个好东西,要大力推广啦!
这个说的没错,我也知道。但是你们弄个专项审查提高门槛做啥?
5.8
.结论。
鉴于
5.1.
条,隔震结构隔震前要考虑近场效应是正确的。
鉴于
5.2.
条,隔震结构隔震前没有明确是否要考虑近场效应是有原因的。
鉴于
5.3.
条,隔震结构水平向减震系数
鉴于前述,隔震结构隔震前要考虑近场效应是正确的;隔震结构隔震前要不考虑近场效应只是人为的在合理正确的基础上砖家想当然的再增加一个结构安全系数,逻辑上就已没有必要。
鉴于
5.5
。条,
5.6.
条,这些家伙是在故意折腾人;
鉴于
5.7.
条,这是个利益集团或称之为产业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