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梁的思考与总结(个人原创,仅代表个人见解)
jinyesterday
2016年05月26日 15:54:34
只看楼主

悬臂梁,工程中会常常遇到,通常的做法就是根部高度取跨度的五分之一,按等截面输入模型计算,然后根据pkpm计算的结果的配筋的直径放大一个等级即可,也就是在1.3倍左右。最近碰到一个问题,建筑要求做变截面的,那么我这个截面如何变合适,又该注意什么。下面是过程: l 理论上图一,根据弯矩图,h1是抗弯强度控制。图二则由挠度控制。一、假定h1,h2都是梁截面的有效高度,梁宽均为b,在同等的均布荷载q情况下,跨度均为L:

悬臂梁,工程中会常常遇到,通常的做法就是根部高度取跨度的五分之一,按等截面输入模型计算,然后根据pkpm计算的结果的配筋的直径放大一个等级即可,也就是在1.3倍左右。最近碰到一个问题,建筑要求做变截面的,那么我这个截面如何变合适,又该注意什么。下面是过程:

l

理论上图一,根据弯矩图,h1是抗弯强度控制。图二则由挠度控制。
一、假定h1,h2都是梁截面的有效高度,梁宽均为b,在同等的均布荷载q情况下,跨度均为L:
图一:M=q*L*L/2=0.9*fy*h1*As=0.9*fy*ρ*b*h1*h1 ........(式一)
图二:f=q*L2*L2/(8EI)=(2L)/250 .........(式二)
式一 化简得:(L/h1)2=(1.8*fy*ρ*b)/q,取L/h1=5,得b/q=25/(1.8*fy*ρ)
式二化简得 :(L/h2)3=8*E*b/(500*12*q),上式中b/q代入其中,fy取360N/(mm*mm)
E按混凝土规范取,则(L/h2)3=10.288/ρ,L=h2*(10.288/ρ)⅓=5*h1
进而得出h2/h1=5*ρ⅓/(10.288)⅓=2.3*ρ⅓
同理。在同等的端部集中荷载F情况下,得出h2/h1=2.53*ρ⅓
实际工程中,一般设悬挑梁的阳台等部位梁的端部位有集中荷载,那么h2/h1就取2.53*ρ⅓,根据混凝土规范,以及抗震规范ρ最大不超过2.5%,通常经济配筋率在0.8%-1.2%之间,考虑混凝土规范有关梁柱节点有关规定,尤其顶层梁柱节点,为保证强节点控制ρ不宜太大,参考的规范;

,
计算所知此条规范ρ的要求不超过1.39%(实际中达到的),带入上式,考虑实际中的配筋放大作用,pkpm计算数据根部配筋率按不超过1.0%(配筋放大1.4倍)控制,中得
h2/h1=0.61,那么有如下结论:①为保证悬挑梁端的强节点和避免混凝土的斜压破坏,则要求pkpm计算的根部配筋率尽量不超过1.0%。
②若此时悬挑梁做变截面的话,要满足端部梁高h2与根部梁高h1的比值不得小于60%,这样才能同时满足强度以及挠度的要求。




免费打赏
光凡达
2016年05月30日 14:05:21
43楼
感谢楼主分享,感谢各位的意见,学习了。
回复
寻找不羁的心
2016年05月30日 15:00:27
44楼
研究精神可嘉
回复
bimxuebaozu
2016年05月30日 21:22:21
45楼
学习资料,感谢楼主
回复
jinyesterday
2016年05月31日 08:39:42
46楼
cym12345678900 发表于 2016-5-30 08:55 1.2.图二由挠度控制可有出处!请查阅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回复
jinyesterday
2016年05月31日 08:55:28
47楼
star_y2005 发表于 2016-5-30 10:28 一下子是变截面,一下子是全截面,一下子又是混凝土,一下子又是钢结构,你到底搞的是什么。为什么端部 …恩?的确不知道,愿闻赐教
回复
cdddd
2016年05月31日 09:16:08
48楼
star_y2005 发表于 2016-5-30 10:28 一下子是变截面,一下子是全截面,一下子又是混凝土,一下子又是钢结构,你到底搞的是什么。为什么端部 …同意这种意见!楼主应该把为何图二:按照扰度控制原因说清楚,不是什么位于端部,哪个端部,是不是悬空那端部?为何混凝土采用钢结构规范?
回复
cdddd
2016年05月31日 09:23:12
49楼
回复
回到原点
2016年05月31日 11:27:52
50楼
分析很到位
回复
mkh2012
2016年05月31日 11:43:44
51楼
多谢分享了
回复
沙场骑兵
2016年05月31日 14:26:03
52楼
学习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