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互动.参与有礼】网络设计院如何抢了传统设计院锅里的米?
晓晓布丁
晓晓布丁 Lv.16
2016年07月28日 13:21:39
只看楼主

布丁打理的易筑结构小站,每天为结构设计师送上你们需要的精神食粮, 回复 七夕,即可获得邀请码成为 结构失业联盟大军的一员! 七夕福利.限量签名新书幸运网友名单: 论坛平台:吸力锅 微信平台:晒却黑 (以上幸运的两名网友看到信息后,3日内联系布丁告知具体的收件地址,方便邮寄奖品!最后谢谢所有对于本次活动支持的设计师朋友)


布丁打理的易筑结构小站,每天为结构设计师送上你们需要的精神食粮,
回复 七夕,即可获得邀请码成为
结构失业联盟大军的一员!

155609dyep4lujwtyqr6d4.jpg

七夕福利.限量签名新书幸运网友名单:
论坛平台:吸力锅
微信平台:晒却黑

(以上幸运的两名网友看到信息后,3日内联系布丁告知具体的收件地址,方便邮寄奖品!最后谢谢所有对于本次活动支持的设计师朋友)

最近,一篇杀气腾腾的热文刷爆整个设计圈的微信朋友圈,原文标题:“猪八戒,未来要干掉所有传统设计院?” 文中提到一个概念“互联网+建筑设计”

有个问题值得我们设计朋友都去思考:“互联网+建筑设计”模式会成为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那是不是意味着未来传统设计院会消失?

“互联网+建筑设计”什么鬼?
原文作者分析的非常透彻,这里布丁只能引用一小段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一下.

这也许是建筑设计+互联网的最尴尬之处。建筑设计最大的特点:
1. 定制性,每个地块都有独特性
2. 需要反复沟通,交流,很重的线下属性最后方案的完成都是经历了多轮修改,综合了各方意见的结果。

而目前平台主要的模式:甲方出项目-设计师接单-出图线上平台沦落为甲方出个低廉的价格,汇集大量创意的途径之一。平台上设计师背景能力的良莠不齐,注定了甲方不会把上百万合同不太可能线上交易(更别提资质方面)

很多甲方根本没有想通过平台找到真正的合作设计方。设计师的作品因为种种原因成为备胎,只能拿到低廉的补偿费,热情和价值遭到很大压榨。

——以上内容引自“猪八戒,未来要干掉所有传统设计院?”

传统设计院or 建筑设计+互联网新模式,哪个能在未来的发展浪潮中乘风破浪?

没有核心创新能力,同质化低价竞争的自闭脱离市场,固有工作模式的僵化的无底线沦为甲方简单粗暴的图纸生产机器的提倡跪舔服务,靠严重压榨设计师苟延残喘的
传统设计院都将消亡。
这也许才是行业春天的开始。。。

设计朋友,你们对于未来的这种“建筑设计+互联网”发展前景有何想法?
【话题互动.投票有礼】活动须知:凡是参与本期投票,跟帖留言发表个人看法的设计朋友均可以获得布丁免费送出的2个金币(嫌弃这个礼品!)+2016注册考试资料大礼包(题集+在线视频)


传统设计院or 建筑设计+互联网新模式,哪个能在未来的发展浪潮中乘风破浪?(参与投票)



155609dyep4lujwtyqr6d4.jpg

免费打赏
meijunmeijun2008
2016年07月30日 11:13:51
54楼
两条路都有发展的机会 。
回复
tangliangjun613
2016年07月30日 11:33:28
55楼
设计还是要各个专业的人配合完成,没有人能做到真正的全才
回复
水工小麦苗
2016年07月30日 15:24:06
57楼
本帖最后由 水工小麦苗 于 2016-7-30 15:28 编辑

我个人觉得起码10年以内,主要还是以传统设计院为主,建筑设计加互联网模式想要推广应用还得好好完善。毕竟高额的设计费需要付给有较好设计能力和资质的设计方才放心。
邮箱: 1340964308@qq.com

回复
莫一烈
2016年07月30日 15:47:29
58楼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lxjpuma
2016年07月30日 16:54:00
59楼
建筑设计+互联网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设计院,不管如何都要有一个传统设计院的基础平台才能发挥出互联网的优势,没有这个基础,纯粹的建筑设计+互联网有点无根之萍的漂浮感,根基不稳质量如何保证。
回复
yunzhinan2009
2016年07月30日 17:32:44
60楼
BIM+互联网+3D技术融合,到时候,真的不需要传统的设计师了。
回复
yunzhinan2009
2016年07月30日 17:33:23
61楼
大家是不是很有危机感了。
回复
张工0
2016年07月30日 17:44:42
62楼
谢谢分享啊
回复
向来痴从此醉
2016年07月30日 19:13:38
63楼
对这个模式还有几点疑问:
1、网络平台除了承担接单派单的工作之外,在设计过程中是否还需要承担前期沟通、过程控制、后期服务等工作内容?如果需要的话,那么网络平台必然也需要一个庞大的运营管理团队。
2、设计项目的资质由网络平台还是线下设计团队承担,既然网络平台收取大量的管理费,那么资质和风险理应由网络平台承担。设计风险如何把控。
3、项目费用由网络平台还是线下设计团队负责找业主收款呢?现在的市场行情,有这么守规矩按时付款的业主单位么?如果发生拖欠设计费的情况下,网络平台负责买单么?
综合来看,构思还是不错,但是除非国情在设计行业中强化设计人员的资质,弱化设计单位才有可能实现。
回复
cgh5123
2016年07月31日 08:32:18
64楼
我觉得“网络设计平台”就像“网络约车”一样,必将会发展壮大起来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