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不怀疑作为建筑师的乐趣和理想,但是真正值得怀疑的是:是否必须要把自己完全定义在设计行业的身份上。因为在一个多变的世界里,把自己牢牢定义为单一的职业身份,是一个多么不靠谱的事儿。 一。退后一步看自己 无论什么时候,
我们从不怀疑作为建筑师的乐趣和理想,但是真正值得怀疑的是:是否必须要把自己完全定义在设计行业的身份上。因为在一个多变的世界里,把自己牢牢定义为单一的职业身份,是一个多么不靠谱的事儿。
一。退后一步看自己
在建筑师心中,这个世界也许只有两个专业,一是“建筑专业”,二是“其他专业”。
“我是学建筑的”——这是很多建筑师到老都会讲的一句话。如果我们足够幸运,能够在上个世纪老去的话,估计不会看到这句话的含义正在从自豪走向彷徨。我们或许可以想象,二十年后再说“我是学建筑的”,给人的感觉难保不像一个民国时期的清朝王爷。
中国的建筑设计行业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参照苏联的经验和模式来设定的各环节的责任边界,虽然它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逻辑并不完全吻合,但国有大院的确曾经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辉煌。当年我们毕业展望职业未来时,似乎正统建筑师的一生就该在大院里渡过。
而在九十年代之后,中国民营设计机构的起步和壮大,对体制内的设计业务产生了不小的冲击。技术人员的流失,分配体系的不完善,市场占有率的下滑,都是国有设计院不得不面对的事实。而这些方面,民营单位显然更加灵活、更加自主。于是,对近些年毕业的建筑师们而言,国内外私营设计机构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
但是现在,情况又不一样了。
人们总是习惯用当下去预测未来,不管是国有大院还是民营设计,都曾经占据着时代的典范,但也必然被新的、更有机的市场格局和知识组织形式替代。当市场继续下滑同时又出现新的需求更替时,行业上的价值链重构必将势如破竹,无人能够逆转和阻挡。
进入这个世纪以来,许多曾经习以为常的道理在一个接一个崩塌,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神话破灭,更多的奇迹也在诞生。从诺基亚到苹果,从淘宝到UBER,
虽然行业壁垒让建筑师这个圈子相对稳固,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这种状态潜伏着很大的危险,也孕育着未知的机会
。
我们从不怀疑作为建筑师的乐趣和理想,但是真正值得怀疑的是:是否必须要把自己完全定义在设计行业的身份上。因为在一个多变的世界里,把自己牢牢定义为单一的职业身份,是一个多么不靠谱的事儿。
于是,当建筑师的职业图景变成了一个学术命题时,我们需要对自己做一点反思。
二。对建筑师身份的反思
建筑师至少具备两个身份:一是职业身份,二是能力身份。
其一,职业身份,通常指我们在社会经济体系中被设定的角色,即“靠设计费生存的建筑师”。
这一角色在很大程度上也被“设计服务”这个行为所指代。如果仔细想想“设计”二字:设,大胆求设;计,小心求计。其实就是我常说的“方案”和“施工图”两个范畴。
由于社会角色的差异,中国建筑师的职业服务在建设程序中正在被简化为对设计成果的控制,这似乎是一种粗暴的弱化,但又是不得不接受的事实。除去占据行业顶尖位置的大师朋友圈,大部分建筑师面临的职业身份的焦虑是:“设”不足,“计”有余,地位下降,前途不妙。这个趋势可以从一个侧面得到验证:
如今,名牌大学建筑系的入学生源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百里挑一,考分最高的孩子们正在奔赴“其他专业”
。
纵观历史,大约在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从传统的匠师地位上升到独立的职业地位,发挥着统筹建造、创造体验的巨大作用(他们是教廷的艺术顾问,政府的建设管理者,开发商的代理人)。但在现代建筑萌芽之后,建筑师在人类财富中的贡献比例其实是逐渐减少的。如何理解(社会进步,职业地位却退步)这个现象呢?因为社会分工正在不断更替,原本建筑师能够统筹的一些建设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被开发和施工这两个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的“实业主体”剥离,建筑师只剩下纸上谈兵的“智力”成分。如今,这一仅剩的职业成分也在受到威胁。因为高科技巨头们正在想方设法用新思想和新技术,占据原本属于建筑师的资源。
《时代建筑》2007年有过一篇有趣的“建筑师职业身份认同调查报告” 。报告提到,70%的问卷反馈:建筑师在工作中被赋予的权力很少。而在职业挑战中,仅有3%的人认为“对中国建筑文化做出贡献”。十年过后的今天,这个结果非但没有改观,也许更为加剧。
其二,能力身份,是指建筑师在长期严格的专业训练中所建立起的专业技能和思维模式。
尽管建筑设计市场正在下滑,但建筑师在社会公众的眼中还是一个“有范儿”、“有情怀”的形象。建筑师的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工程技术、多学科综合、管理能力、图形表达和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受到的训练强度绝非“其他专业”可以比拟。
在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的能力身份曾经是社会最认可的价值之一,也促生了很多“全才式”人物。他们在教廷、市政、艺术和科技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社会推动性作用,案例举不胜举。但是在工业革命之后,现代化的专业分工加剧,建筑师的能力身份不知不觉被稀释了。但是我们不妨预测:在人类完成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物质指标之后,情感体验需求会再次上升到第一位,建筑师在这方面的能力必然可以再度高启。如果用建筑师的能力身份(而不局限在职业身份)去看,我们的生命还是有无数的涅槃机会。
三。中国职业建筑师的“两个不如意”
1994年,我们在深圳创业,当年的建筑师被称为“金领行业”,亦可以理解为“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富起来”那部分群体之一。然而仅仅二十年后的2014年,突然流行一个说法:
设计赚不到钱了……
其实这些话真正的含义是:这个行业曾经赚到不少钱,但是以后不一定有了。CCDI一年二十多亿的产值也是事实,但是要继续增长是越来越困难了。对于建筑设计公司的创业者和从业者来说,现在的日子仅仅是收入下滑吗?我们究竟出了哪些状况?
吹开我们心头的雾霾,可以看到两个“不如意”:
第一个不如意,是“缺乏增长前景”。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里,建筑师图个小富即安太容易了,即使今天也是如此,三四线城市有的是项目可做。但是,人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预期都是有增长的,如果30岁有机会设计超高层,50岁却只有车库可以做,难免感到心理落差。
自古以来,任何以“专业性”谋生的职业都有一个偏见,即:经验越多越值钱。医生,律师,看上去莫不如此,但是知识的信息化却使得建筑师的经验壁垒出现裂缝,大家产生了“不安全感”。从金字塔顶层的建筑大师到普通一线的从业者,生计的确看不到“增长”。经验虽然越来越多,项目却越来越小,单位劳动时间的收益也越来越少。
第二个不如意,来自“客户认同感下滑”。
中国的建筑师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会催生优越感。我们都承认,建筑师应该服务于客户,但从心底里说,我们真的心甘情愿吗,我们是服务于客户的理想还是自己的理想?我们服过谁呢?
在中国历史上农耕文化的务实中(西方更多是机会主义的狩猎文化),“智力的价值”向来是从属于权力支配的,
客户愿意为一个有形产品(或结果)买单,但不太愿意为一个无形的“设计”支付很大的成本
。这是一个愈发明显的事实。我们也经常遇到被客户“骗方案”的境况,但是站在客户的角度想一想,其实也不叫“骗”,因为当他们从心里没看到设计结果产生的价值时,也真没觉得该给钱。
反过来说,建筑师的服务,的确也不在客户的“投资→产品→营销”的主线上。如果一定要扯上主线,我们只不过在产品旁边挂着,房子能不能卖掉,商铺能不能兴旺,比起身家性命投入其中的开发和施工单位,建筑师显然缺乏足够的担当。既然这样,也就没有资格分享主线的回报。所以,面对“房价涨了五倍,设计费不涨”、“租金回报逐年增加,但建筑师没有分红”这类现象,也无可抱怨。
衡量一个行业是否缺乏前途,大致有这样几个指标
:①优秀行业人才净流出;②新进入企业数量减少;③重要竞争对手大合并;④新客户增长速度下降;⑤老用户对性能不敏感。它们都是行业下滑不可掩饰的征兆。
对不起,建筑设计行业全部中招。
四。未来建筑师应有的知识能力图谱
即使整个行业暂时无力去谋求未来的变化,我们也能够在知识和能力的储备上,进行先行和改观。
建筑师的职业能力的建立和提升,可以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职业教育,二是步入工作岗位之后的持续提升。这两个阶段都带有中国国情所不可回避的局限性。
在我国,大学的建筑系几乎是培养职业建筑师的唯一摇篮。而尽管时代瞬变,中国建筑学教育所定义的专业知识体系,却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如果对比2016年和1996年的建筑系课程表,可以说85%是重叠的,每所大学都“与时俱进”地增加了一些课程,但是对主干课程的削减上,缺乏魄力。
我们总是希望培养出既掌握经典建筑学语境,又能够引领时代创新的建筑师。遗憾的是,两者兼顾的结果总是不太如意。
国外的情况怎样?在国外的学术系统中,有着大量的关于设计如何创新的学问。仅举哈佛和麻省两所大学来说,至少对能力意识的引导上,它们依然走在世界前沿。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针对高年级有一门很特别的课程:领导一个设计事务所(Leading a Design Firm)。该课程与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结合,从事务所的市场运营到财务报表,皆有涉及,并邀请建筑事务所的管理者甚至客户进行互动。
麻省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则在本科教育中强化“设计思维”的五种角色,进行模拟教学:
创造者:旨在提出创造性解决方案;
合作者:在多方利益诉求间谋求平衡和推动;
变革者:对文化、社会、环境等敏感问题进行深入挖掘;
手工艺者:强调工艺和制造,保持技术的质感;
交流者(表演者):通过各种形式(文字,图形,模型)表达和演绎自己的想法
再看职业阶段。比起5-8年的校园教育,建筑师的职业生涯可以长达40年,在这漫长的时间轴之中,建筑师的职业本身也发生着持续的变化。我们很难说自己学生时代的知识储备就能应对职业生涯的种种挑战,至少在我的观察中,建筑师的知识能力在两个方面有着极大的拓展空间:
首先是“专业能力”本身的拓展
,这个拓展不仅仅是体现在工程规范和技术工具手段方面的能力,更多地应该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设计思维(即如何管理设计与创意的过程),这方面,一些工业设计师走在了时代前沿;
产品思维(即如何理解工程与产品的不同),从产品的角度去实现设计;
现代科技和人文素养 (让科技回归人文,这是Steve Jobs和Elon Musk曾经和正在做的事情)
工程素养(理解和统筹各工程专业的能力),注意建筑师的这个“统筹”身份;
情感力和表达力(我们从TED演讲中,可以感受到这样的能力)
其次是“操作能力”的拓展
,具体地说就是经济学、管理学、EMBA的研究内核,在我们自己的行业进行有选择的吸收,其中至少包括:
+
资本与金融的运作规律(建造房子的钱从哪儿来,如何流转和增值)
+
领导力和组织能力
+
沟通技巧、商务谈判能力(如何赢得客户的信任,表达价值诉求等)
+
协作交易能力(平衡和促进各方利益)
大约在2010年开始,我和同事们创办了CCDI学院,以上述这两个方面为能力目标,针对毕业5-10年以上的设计管理者进行持续培养。运作至今,已有四届学员毕业,其中接近半数并非CCDI的员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建筑师对自身知识能力的再次挖掘是多么重要,也得到了无数同行的关注和认可。作为非盈利机构,CCDI学院在2016年获得《商业评论》杂志“领导力发展最佳实践奖”。
五。
当下职业局面的缺憾和机会
常有人问我,建筑师这个行业会往哪走?还有没有前景?我认为“既有又没有”。按传统的玩法一定没有,不按常理出牌就有大量机会等着我们,关键是你能不能看到这些机会。
的确,我们的职业局面存在诸多缺憾:大学教育体系的保守,使得学生成长更依赖个人悟性;行业圈层边界密实,圈内依然自我陶醉,圈外早已是另一个世界;建筑师嫌设计费低,但又没有勇气为客户的成功担当责任……种种的缺憾在述说着一个事实:
建筑师们缺乏走在时代前沿的格局和视野
。
如果站在更大的格局看这个世界,未来对于建筑师可能存在的机会有很多,本文仅指出两个线索:
其一,从互联网到物联网,建筑占据着“实物”(固定资产)这一极。
建筑师需要想办法从“物”这一极攻到“联”这一极,否则就会被另一极的人攻过来,丧失机会。
说一个与建筑行业有点关联的例子:在城市里面运输现浇混凝土是个高难度的任务,路况、天气、库存、车辆调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所有的信息都由混凝土公司总部掌控,结果按时送货率不到30%。2002年,墨西哥Cemex混凝土公司让卡车司机、混凝土供应站、建筑工地形成三组动态数据库,卡车作为移动端,可以实时接收指令完成运输任务,每次运输任务即时搜索工地最近的卡车和供应站来完成,结果是……送混凝土和送披萨一样快!这个案例似乎很熟悉,不是么?如果把卡车变成私家车,把混凝土变成乘客,其实就是优步(UBER)的原型。它在告诉我们:拓展底层力量的连接,会比关注顶层的调控获得更加丰厚的收益。
其二,建筑师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成为“体验产品”的持有者,介入投资,创造客户。也就是我常说的“
从技术解决方案提供者变成资产解决方案提供者
”。
举例而言,城市是资本高地,但是乡村有四倍于城市土地的开发和升级需求,空间环境的现状与期望落差之大,显然建筑师大有可为: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升级……最不济也可以弄个民宿。
关键是如何让我们的智力资源去置换这些将来能大大增值的资产。
再说一个例子,从水立方到体育事业部,我们很早就发现,通过体育和娱乐设施的运营可以让物业增值,实现资产闭环。这个理念我们吆喝了十年,最近开始有资本感兴趣了,政府也关注了,可我们的设计师做好准备了吗?
近几年,CCDI建筑产业整个链条的各个环节基本都做了些尝试,虽然尺度非常小,也说不准哪个环节能够开花结果,但我们的的确确是在做了。从投资品牌、建造、资产处置、运营到最终的客户体验,我觉得这条路是久远的。但是作为建筑师,我们确实有着IT互联网人难以企及的资源和能力,若不能变着花样来运用,实在对不住历史对这个行业的眷顾。
其实我心里面早就盼望着这样一些转变,也唯有如此,才能去寻找以建筑师为起点的更好的生命状态。放眼历史,那种久违的职业峰值,在文艺复兴有,在包豪斯有,在我们此生也期待拥有。
作者介绍
▼
原文转载自悉地国际官方公众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