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浙江金华的三江燕尾洲是国内唯一获得世界建筑节大奖“最佳景观建筑奖”的建筑,它从 8 个入围项目中脱颖而出,夺得了建筑界的奥斯卡。 燕尾洲公园项目概述 燕尾洲公园位于金华市区的三江口,公园方案设计提出与洪水为友的理念,砸掉了号称“固若金汤”的水泥高堤,设计富有弹性的生态防洪堤,保护和恢复河漫滩的湿地,同时建立起富有当地文化
本期导读
浙江金华的三江燕尾洲是国内唯一获得世界建筑节大奖“最佳景观建筑奖”的建筑,它从 8 个入围项目中脱颖而出,夺得了建筑界的奥斯卡。
燕尾洲公园项目概述
燕尾洲公园位于金华市区的三江口,公园方案设计提出与洪水为友的理念,砸掉了号称“固若金汤”的水泥高堤,设计富有弹性的生态防洪堤,保护和恢复河漫滩的湿地,同时建立起富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景观桥,将两岸城市连为一体。
建成以来,公园深受广大市民的热爱。开放伊始,每天有近4万人使用。公园经历了百年一遇的洪水考验,目前已成为金华市的一张名片,也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优秀案例。
在2015年世界建筑节获得年度最佳景观奖,其重要设计的特点体现在实践海绵城市理论、弹性景观设计。与洪水为友,建立适应性防洪堤、适应性植被和百分之百的透水铺装的设计,来实现景观的生态弹性;适应与多方向人流的步行和桥梁系统,建立社区纽带。
灵动的流线设计语言,将场地上的原有流线型建筑、季节性的水流和川流不息的人流有机地编织在一起,溶解场地,解决了瞬时人流和日常休闲空间的使用矛盾,创造了富有弹性的体验空间和社会交往空间,实现了景观的社会弹性;
设计从当地富有历史和文化意味的 “板凳龙”传统舞龙习俗中获得灵感,设计了一条富有动感、与洪水相适应的步行桥,将被河流分割的两岸城市联接在一起,并使河漫滩成富有弹性的可使用景观,形成了被称为金华市最富有诗意的景观,将断裂的文脉联接起来,强化了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了景观的文化弹性。
一、水的弹性
将传统生硬的防洪堤改造为梯田式生态型的防洪堤,实现了功能与景观的融合。
方案将场地原有的硬质驳岸改造为具有不同安全级别的可淹没的梯田式生态型的防洪堤,既满足了防洪需要又创造了丰富的滨水景观,实现了功能与景观的融合。
同时,梳理地形,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可下渗的绿地斑块和水塘引导地表径流,使雨水下渗回补地下水。
(洪水淹没时的景观)
(洪水退去后的景观)
水的弹性:固化驳岸
(1)固化驳岸:将传统生硬的防洪堤改造为梯田式生态型的防洪堤。
项目现场固化的防护堤,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几乎已经丧失。
土人团队考虑通过竖向的设计来绝决城市河岸固化的问题。
(台地防护堤解决策略)
借鉴云南梯田智慧,退台式的处理手法。把竖向化解开始,处理高差。
台地防护堤效果,让人可以清水。植物种植选择耐水冲、低维护的观赏草和一些水杉榕。
台地防护堤施工过程,总体高差五米多。
建成后一个月迎来了一场十年一遇的洪水
洪水褪去2到3个月的效果,洪水带来了大量淤泥,让植物生长的更好
(退台式设计效果俯拍)
(兼具游步和防护堤功能的园路)
(观赏草冬季充满野趣的效果)
水的弹性:雨水收集
(2)雨水收集:梳理地形,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可下渗的绿地斑块和水塘引导地表径流,使雨水下渗回补地下水。
本案的雨水收集区主要位于中心水景区域的池塘,通过改造地形,形成下凹的水塘,并营造人工湿地,种植具有吸附污染物能力的水生植物,以便收集地表径流的同时,净化水体,后期也可以利用池中蓄水进行绿化灌溉。
整个场地形式与中心歌剧院的曲线形式衔接。将绿化种植采取下凹式设计手法,场地的雨水都先要进入种植池。当超过承受能力在通过排水管排出。
广场主要铺砖采用透水混凝土,活动场地大部分采用瓜子片。有很强的渗水功能。旁边就下凹是种植池。
活动场地,透水材料与下凹式种植池效果。
整个园区大面积采用透水混凝土,通过实践证明强度是没有问题的。
透水混凝土使用原理。
渗水盲管预埋处,土人公共项目常用大面积玻璃钢。
二、场地的弹性
由于中国婺剧院经常有演出,这里的设计需要满足瞬时集散和平时游人两种不同的空间需求,设计上采用动感流线,将活动场地打散零星布置在剧院周围,并融合到绿地中去,从而打散瞬时人群的作用,同时又能够满足平时游人的空间需要,达到场地弹性体验空间。
包括河岸梯田和流线型的种植带,流线型的地面铺装,流线型的道路和跨河步行桥。
让空间融入到绿地中去,活动空间既是绿地又是一个休息的场地。
透水碎石的运用,在活动空间中不要用太大颗粒。活动空间采用瓜子片。
4—6公分大颗粒碎石用于绿化收边。
场地将道路绿化全部打散开,未来人的通行都是在树荫下。
与剧院相接的场地是开阔的广场,供人民广场活动。
广场夜晚人民在公园进行跳舞散步多样的活动。
三、文化的弹性
以板凳龙为原型设计的艺术性步行桥,既具有现代、时尚的风格又充分体现了金华的地方文化特色。
步行桥设计取意于金华板凳龙,造型飘逸,结构轻盈,宛如舞动在婺江之上的两条巨龙,整体造型优美;桥的色彩汲取了板凳龙上灯笼的红黄两色,在蓝天、碧水、绿树的映衬下,颇富色彩张力,实现了景观的文化弹性。
文化桥梁的早期方案
与中心改造湖区呼应,可上下穿梭。
最终方案敲定通过后,通过详细的设计,具体的材质、规模、疏密、灯光效果与许多厂家配合。
对于桥梁颜色的效果,进行了多轮推敲。
最终采用圆管透光玻璃钢材料。与多个厂家配合,多轮PK,试验了一年时间,选用了最合适的一家单位。
施工过程,弧形加上渐变的效果,厂家、工人设计项目经理都付出了很多。
最终施工完成初期实景效果,几乎与前期效果图构想一致。
建成开园,吸引了全市大量居民。人们都亲切的称它为彩虹桥。
桥面采用竹木,较防腐木更环保且高产,成林速度快。因为是市政项目,厂家保证了15年的使用年限,包维修。
傍晚已经成为了市民健身最佳的步道。
园区夜景效果。
为了控制造价,节省成本,玻璃钢只有上面左右各八根是有LED灯,但几乎不影响整体效果。
四、生态的弹性
保留并修复洲头湿地,充分体现了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提供城市开放绿地的同时发挥能吸收、能渗透、能净化、能释放、提供生物栖息地等功能,公园方案中保留燕尾洲西面一片原生态的湿地,并对湿地进行了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体现了景观的生态弹性。
砸掉原先固化护坡,变成自然护坡,保留原生植物。
补植原有产地植物,增加琵琶、柿子、油桃等果树类树种。为生物提供食物从而吸引生物多样性。
休闲活动区中间缓冲区,也是公园的中心地带。
生态的弹性:园区内生态附土公共用房
打坡地植物种植选择耐旱耐高温覆土能力强的佛甲草。
园区大型构筑物效果图。
选用施工方便,轻且变形率低,造价经济的铝合金材料构建小品构筑
内部空间效果。中间透光、遮雨。外部是一个与外面相互沟通的通廊。由于业主要求中间种了少量大榉树。
构筑物跳台侧面效果。收边采用夹胶玻璃,整个效果简介轻盈。
游船码头,未来江两岸的同行预留。材料采用轻钢、铝合金、夹胶玻璃、竹木。整个施工方便快速
结语:
目前,燕尾洲公园已经成为了金华城市的一张新名片。
同时,这一工程探索了弹性景观的设计途径,通过与洪水为友的生态防洪堤设计,适应于旱涝的植被设计和百分之百的透水铺装设计,来实现景观的生态弹性功能。
通过可达性良好、多坡道和泛适用的步道系统及步行桥的设计,将被分割的城市连接为一体,促进社区交流,使公园成为聚人的场所。
设计通过“大中见小”的空间设计策略,将大型文化表演类场所的瞬时人流旷广空间巧妙地化解为平时市民使用的静谧空间,发挥了景观的社会弹性功能。
同时,吸取乡土文化传统,重建被割裂的文化脉络,强化地域文化认同,发挥了景观的文化弹性功能。
【给排水精品案例】第二十九期:投了几百亿的香港排水系统到底有多强?
【给排水精品案例】第二十八期:海绵城市又一完美实践:上海陆家嘴金融城!
【给排水精品案例】第二十七期:华东院献上!天津超高层中央商务区消防给排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