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业化是“改革”还是“革命”?
丑叔
丑叔 Lv.7
2017年06月14日 15:53:22
来自于建筑构造
只看楼主

建筑工业化是随西方工业革命就已经萌出的概念,工业革命让造船、汽车生产效率大幅提升,随着欧洲兴起的新建筑运动,实行工厂预制、现场机械装配,逐步形成了建筑工业化最初的理论雏形。1974年,联合国出版《政府逐步实现建筑工业化的政策和措施指引》中定义了“建筑工业化”:按照大工业生产方式改造建筑业,使之逐步从手工业转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它的基本途径是建筑标准化,并逐步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建设速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建筑工业化是随西方工业革命就已经萌出的概念,工业革命让造船、汽车生产效率大幅提升,随着欧洲兴起的新建筑运动,实行工厂预制、现场机械装配,逐步形成了建筑工业化最初的理论雏形。1974年,联合国出版《政府逐步实现建筑工业化的政策和措施指引》中定义了“建筑工业化”:按照大工业生产方式改造建筑业,使之逐步从手工业转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它的基本途径是建筑标准化,并逐步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建设速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我国早在早在1956 年,国务院即出台《关于加强和发展建筑工业的决定》,并于1978 年,我国原国家建委在新乡召开了建筑工业化规划会议,会议要求到1985年,全国大中城市要基本实现建筑工业化,到2000年,全面实现建筑工业的现代化。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目标并未实现。目前我国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的主要几类企业:房地产开发类企业、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式企业、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钢结构生产企业、部品一体化生产企业等五大类。
我国建筑工业化的进程之所以缓慢,目标未能实现,这一方面取决于建筑行业内在的原因,也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密切相关。由于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可以较大幅度地提升劳动生产率,但是我国建筑业一直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且一直享受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又能带来巨大就业,因此,建筑工业化的推动力不强;另一方面,近二十年来我国建筑规模不断增加,建筑产业值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且每年的新开工面积达到全球的一半,巨大的建设需求使得建筑企业没有时间与精力来进行建筑工业化技术的科研、开发商不愿意使用不成熟的建筑工业化技术。整个建筑产业依然沿袭着传统的施工模式发展,没有太高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我国,“建筑设计”属于独立的行业,因此设计时无需考虑施工的工艺流程,而施工队设计阶段的影响也有限。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由于设计和施工的割裂,建筑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模式在我国难有大的突破。

d323e81d006fca335552307dd14f5119.jpg

而建筑工业化在我国推行面临的另一方面阻力来源于,对整个建筑行业发展模式的演进,建筑工业化的作业 流程几乎颠覆现有的发展模式,对大多数建筑企业来不是“改革”,而是“革命”了。由于建筑工业化是对建筑生产方式的再组织,涉及到设计、施工。构配件生产、部品生产等企业,而建筑工业化的第一步就是标准体系的设计,必须需要各方面企业的合作,有必要联合房地产骨干企业、施工企业、部品生产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等组成产业联盟。
具体到施工企业而言,对于大型施工企业来说,具备规模优势、资金优势和人才优势,甚至有部分施工企业拥有自己的设计院,具备建筑结构、构配件的标准设计、构配件工厂化生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规模可以以设计、生产、装配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日本大成建设成为典型的成功案例,在日本政府的大力扶持住宅产业的背景下大成建设进入住宅产业领域,以大型建筑商的优势,重点研究产业化住宅的施工工艺、功臣管理、生态保护等,其PC 功法在日本住宅产业市场遥遥领先,本世纪初公司住宅建设总量已超110 万户。对于大型施工企业来说,受到技术、人员、装配方面的限制,发展模式向大型施工商看齐的做法不太现实,采取设计与施工阶段的战略联盟,优势互补的方式,或根据自身优势,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可能中型规模施工企业比较好的出路之一。日本的大和房屋,发家于中性建筑企业,成长之初大和房屋将自身定位于以钢结构为主要产品,建立了许多专业化构配件工厂。
对于小型施工企业来说,在规模、技术、资金与人才配置等多方面尚不能与大中型建筑企业PK,与设计企业监理战略联盟与中型企业形成竞争格局也无优势。小型建筑企业更大的可能性是集中现有的优势和资源,走专业化道路。为大中型建筑企业提供某一环节、某一设备的专门生产或销售,可谓选择之一。


d323e81d006fca335552307dd14f5119.jpg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