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读了一本感觉不错的书《废水生物处理》(张锡辉等译),书中提出污泥龄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参数,工艺计算都应基于污泥龄SRT来计算的。国内工程设计普遍的采用的是污泥负荷法。个人感觉污泥负荷法比较直观,但是靠经验多一点,而SRT比较抽象和微观,趋向于反映污水处理的实质。请大家比较一下这两种设计方法。另外请那些熟悉国外同行的人谈谈国外的普通污水工程师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做工程设计的。大家多多发言啊!!
近来读了一本感觉不错的书《废水生物处理》(张锡辉等译),书中提出污泥龄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参数,工艺计算都应基于污泥龄SRT来计算的。国内工程设计普遍的采用的是污泥负荷法。个人感觉污泥负荷法比较直观,但是靠经验多一点,而SRT比较抽象和微观,趋向于反映污水处理的实质。
请大家比较一下这两种设计方法。
另外请那些熟悉国外同行的人谈谈国外的普通污水工程师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做工程设计的。
大家多多发言啊!!
12楼
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我很感兴趣。
《废水生物处理》这本书我去年就买了,但一遍还没有读完,真是惭愧!!
对于污水处理工艺,我认为利用ASM设计、调试、运行、管理是一种趋势。
很多时候我都感觉国内对于污水的研究、设计、运行、管理都是脱节的。
回复
13楼
我在设计过程中也偏向于污泥龄设计,但是需要用污泥负荷进行复核。其实,在设计中,不管什么参考书都是将污泥龄放到首位。至于污泥负荷,实质是多个设计的总结。有关污泥龄的设计若拿到设计平台上,我们的工艺设计就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了
回复
14楼
对,用SRT来设计,不熟悉的情况下可用污泥负荷来复核。毕竟很多污水的污泥产率不好定,要做实验来定。《废水生物处理》上提及的污泥产率都是指有初沉池的城市污水的污泥产率。
另水质模型ASM1早在八十年代就出来了,具有除磷脱氮的ASM2也出来了,现在的应用软件都出来了,国内却鲜有应用。
为什么?
回复
15楼
顶,虽然什么都没有看懂。没有看懂的东西一定是先进的。
回复
16楼
不要拿ASM1~n唬人,知道就以为自己很高级了?“自以为很懂水处理的”,看下面的
the activated sludge model No.1 (ASM1).
Name Default Descri ption
Y_h 0.67 Autotrophic yield [g Xba COD formed/(g N utilised)]
Y_a 0.24 Heterotrophic Yield [g Xbh COD formed/(g COD utilised)]
f_p 0.08 Fraction of biomass to particulate products [-]
i_xb 0.086 Fraction nitrogen in biomass [g N/(g COD)]
i_xp 0.06 Fraction nitrogen in particulate products [g N/(g COD)]
mu_h_T 4.0 Maximum heterotrophic growth rate at T=15 deg C [day^-1]
b_h_T 0.28 Heterotrophic decay rate at T=15 deg C [day^-1]
mu_a_T 0.5 Maximum autotrophic growth rate at T=15 deg C[day^-1]
b_a_T 0.1 Autotrophic decay rate at T=15 deg C [day^-1]
k_a_T 0.06 Ammonification rate at T=15 deg C [m3/(g COD day)]
k_h_T 1.75 Maximum specific hydrolysis rate at T=15 deg C [g Xs/(g Xbh COD day)]
K_x_T 0.0175 Half-saturation (hydrolysis) at T=15 deg C [g Xs/(g Xbh COD)]
K_nh 1.0 Half-saturation (auto. growth) [g NH-N/m3]
K_s 20.0 Half-saturation (hetero. growth) [g COD/m3]
K_oh 0.2 Half-saturation (hetero. oxygen) [g O/m3]
K_no 0.5 Half-saturation (nitrate) [g NO-N/m3]
K_oa 0.4 Half-saturation (auto. oxygen) [g O/m3]
ny_g 0.8 Anoxic growth rate correction factor [-]
ny_h 0.4 Anoxic hydrolysis rate correction factor [-]
V 1000 Volume of denitrification tank [m3]
这软件也不是你说的中国还没用,只是你用了的你还不知道。
回复
17楼
以上谢谢权威的教育,哈哈
回复
18楼
yangyoujun网友,那些参数看起来很多,但是实际上就那么几类。我们在用的Aquasim、EFOR、GPS-X的应用就需要确定以上的参数。希望能和你就数学模型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回复
19楼
yangyoujun网友:
搞不懂你什么意思。
我说的”鲜有应用“并不是说没有应用啊,我只是想交流一下,请不要攻击人。
是不是把英文搬出来吓人啊?
这些英文能说明什么呢,一些参数而已,离应用差远了。
既然你把它贴出来了,你自己翻译一下吧!
回复
20楼
购买软件请:
EMAIL:blueyuzhou@163.com5.
8000~10000元/套
回复
21楼
怎么这样呢?大家来讨论问题的,又不是互相攻击的。就此打住。
或许是我们过于保守,也或许是多年学习的历程都受传统设计方法的引导,的确很多东西我们做的比国外差很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