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先 有安全的意识,才会有安全的行为;有了安全的行为,才能保证 最终 安全。对 生产和施工 企业来讲, 员 工是否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则显得 尤 为重要。提高 员 工的安全意识 历来就 是安全管理的 首要 内容。 那么如何才能 提高 员工的 安全意识 呢? 1、 以 安全为 基本 需 求 ,提高安全意识 现实中, 安全意识
人
先
有安全的意识,才会有安全的行为;有了安全的行为,才能保证
最终
安全。对
生产和施工
企业来讲,
员
工是否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则显得
尤
为重要。提高
员
工的安全意识
历来就
是安全管理的
首要
内容。
那么如何才能
提高
员工的
安全意识
呢?
1、
以
安全为
基本
需
求
,提高安全意识
现实中,
安全意识
因人的
知识水平、实际经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不同而不同。
按
照
马斯洛的需
求
层次
理论
,人的需
求
从低向高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5个层次。其中安全
是人最
基本的需
求
,是
通往
高
层次
需
求
的基础
。因此提升自我安全意识就显得格外重要
。
2、
学习
安全
规程和技术,增
强
安全意识
学习
安全
规程和技术是提高安全知识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学习
各种现场规程,不断地了解、熟悉安全生产
和安全施工
的管理规章、制度、技术要求。各
部门以及
班组要认真地定期开展规程学习和
完善定期考核
制度,才能实现安全意识由量到质的飞跃。
只有通过学习,积累、提
升
安全知识,
人
的
安全
积极能动性才会被释放、激发。安全意识的形成不仅能使
员
工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还能反映安全生产的本质特征和规律,能超前反映安全生产的未来发展趋势。
3、
认真开展安全活动,强化安全意识
安全活动是
一项
在长期安全生产实践中得出的预防事故的有效措施,是班组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它为班组成员
提高安全意识
提供了
安全
信息、
安全
技术
和管理
措施的交流场所。
安全活动中,通过语言、思想交流、推理和判断把
大家
心
里
的感性认识最终转变为提高安全意识的推动力。
安全活动需要认真
对待
,不能流于形式
,
要定期开展,形成制度,使参加者的安全意识通过安全活动不断得到巩固、强化。安全活动要结合实际并有针对性。
对特定
事故
进行剖析,
开启每个人
对类似事故
的预见性和反思性,
让
安全意识的深度、广度得到发展,
充分调动起
安全意识的积极能动性
。
4、
班前会
必不可少
,
培养安全
潜意识
班前会
作为
安全管理中的一项有效措施
,
对提高安全意识来讲,
作用不可取代
。
生产作业
前开好班前会,对工作内容、注意事项、分工
,
做
详细
、合理、科学严谨的
安排
,那么工作
就
一定
远离安全风险
。
通过长期的班前会,慢慢培养起员
工
对安全的潜意识
。这种
安全
潜意识所发出的能量
是
不容忽视
的
,
最终
能为
员工的
安全保驾护航。
5、
规范
习惯性违章,消除安全经验意识
日常生产中,为什么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人的经验意识左右。这种经验意识,来自于人的生活经验、日常常识和朴素的感性知识。要消除安全管理中经验意识的影响,就必须对习惯性违章严格进行考核。通过严格考核逐渐在公司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
6、严肃奖励和惩罚,让安全成为习惯
员工真正从内心深处接受安全管理,是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的:服从、同化、内化。一项新的安全管理制度,刚开始能被员工遵守,只是因为员工单纯地想获得奖励或害怕被惩罚,所以才会表面服从。随着班组会议的持续推进,员工就会在和其他人交流中,逐渐认同了其他人的安全思想和做法,最后这种安全制度就会内化为自身的安全意识。最后安全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