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杭甬高速公路东行,里程碑100公里处出道口,就到了全国节水增产重点县余姚市。离道口不远处就能看到连片的棚栽滴灌葡萄,这里往南,巍巍的群山之中是数万亩毛竹、杨梅、红枫喷灌;往北,涛涛的杭州湾南岸、就在距跨海大桥南端10多里处,又是上万亩蔬菜、蜜梨喷灌和葡萄滴灌。总面积3.8万亩,其中山区2.6万亩,90%不用水泵不用电,每亩投资550~650元、效益300~1000元、节水100m3,还有5万m2畜禽养殖场微喷灌降温工程……,所见所闻令人耳目一新、精神一振!为什么喷滴灌在余姚发展那么快,为什么造价那么低而效益那么好,从这里可以得到明确的答案。
竹笋喷灌——“雨后春笋”生动形象地点明了水与竹笋生长的密切关系。先进农艺培育的竹山一年产三笋:冬笋、春笋、鞭笋,无论那个季节少雨都影响产量,特别是鞭笋,持续时间长,又跨越夏秋高温干旱期,且笋的价格高,缺水对竹农收入影响最大。毛竹都种在山区坡地,虽然小水库、小山塘星罗棋布,但坡地有水也难灌。而喷灌不受地形的影响,且可利用地势高差建自压喷灌,节水又节能,可谓绿色灌溉。“竹笋喷灌”,尽管国内外没有先例,但敢于创新的余姚水利人早在7年前就开始在毛竹山装喷灌,至今已有一万多亩,其中孔岙村,2002年以来每年装一片竹山,到今年共装3200 亩,年均增产竹笋40~80公斤/亩,而且个大质嫩、价格相应上扬,平均每亩增加收入583元。
梨园喷灌——位于朗霞街道的千亩黄花梨是浙江最大的蜜梨园,经过水利技术人员的宣传和示范,2004年4月,仅用1个时间全部装上喷灌。业主在回答喷灌有哪些效益时,兴奋之情溢言于表:“第一是梨个大且均匀,裂果减少,每公斤价格可提高0.4元,亩增收800元左右;第二是过去施肥是先撒化肥后等雨,如果雨不下,肥料就浪费,现在‘老天自己做了’, 肥施好后开15分钟喷灌,肥就随水渗到根部了。”今年他还在园梨附近新种200亩葡萄,搭好大棚同时装上滴灌,说这是为了使顾客买梨、买葡萄“一条龙”。
葡萄滴灌——葡萄以病多著称,且都由雨风传播,现代化的葡萄园都采用大棚避雨栽培,棚内空气湿度要低,但根部土壤要湿润,用滴灌则是恰到好处。临山镇是省内数一的葡萄产地,几个大户早在2003年就安装滴灌,60岁开外的高农焕说起滴灌的好处是如数家珍:一是葡萄颗粒大,糖度增加,品质提高,价格平均提高15%,每亩多收入1000多元;二是农药残留减少,过去要施18~20次农药,现在仅需2次,不但节省农药成本每亩200元,而且葡萄成了真正的绿色食品;三是省劳力,以前采用沟灌,造成地面板结,土壤不透气,现在用了滴灌,节省破板结、灌水、喷药的劳力成本也有220多元。目前这个镇正在建万亩“味香园”葡萄基地,农户掀起了搭大棚的热潮,自然,作为配套设备的滴灌也将大面积发展。
蔬菜微喷灌——余姚是全国闻名的榨菜之乡,北部平原种有9万多亩,产量占全国的一半还强。与大多数作物春种、夏长、秋收不同,榨菜是:秋种、冬长、春收,正值全年最少降雨的季节,每年都要“抗旱”2~3次,但这里位于四明湖灌区最北端,是余姚最缺水的地区,三年前水利局在这里建成600亩蔬菜喷灌,并召开现场会,展示了微喷灌、固定喷灌、移动喷灌三种形式,一个承包2000多亩土地的农场经理,大有相见恨晚的感慨,责怪他的同行这么好的设备为什么不早些告诉他,当场决定订购5套移动机组,真是百闻不如一见!第二年初夏,他的2000个西瓜大棚内全部用上了膜下微喷灌,当年增收100多万元,50个承包农户平均每家多收2万元。同时又安装1000亩微喷灌,也使玉米、西芹、日本双桥芥菜等“天旱地不旱,照样得高产”,除了增产,最大效益就是省劳力,喷灌并结合施肥节省劳力90%,一年增产节本效益140万元,难怪农场总经理感叹:“搞现代农业没有喷灌不行!”
泗门镇是最早用上喷灌的,但大部分农户图方便,家家户户买了小水泵,从田头水沟取水对菜地大水漫灌,加剧了这一地区的缺水矛盾,可榨菜却出现烂根、枯萎、减产。细心的干部和农民发现,采用喷灌的榨菜产量高且质量好,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灌水太多惹的祸。痛定思痛,他们选择了“小水泵 + 水带微喷灌”模式,今年先发展3000亩,镇政府计划用3年时间把全镇4万亩榨菜地全部装上喷灌。
除霜防冻——进入本世纪,气候变异加快,“倒春寒”频发,即在3月甚至4月降霜,对春茶嫩芽以致命的伤害,全年的收入毁于一旦。喷灌可以防霜冻,这在美国的灌溉手册有记载,我国的教材中也介绍,但国内外都没有用喷灌对茶叶防霜冻的实践。创新是要冒风险的,余姚水利工程师大胆设计,承包户勇吃“螃蟹”,位于河姆渡镇的4个优质茶园,早在2004年就安装了喷灌,每逢寒潮降临,农户严阵以待,赶在日出前用喷灌把霜冲掉,淋洗时整片茶园都是冰凌,样子很可怕,所幸日出冰融后,茶芽依然嫩绿,而没有喷灌的茶园霜融化后,则一片通红,嫩芽冻伤、凋萎了。从“这样冷的天还浇水?”的疑惑到“喷灌真的能防冻!”的惊喜,茶农看到了科学技术的魅力!
革命老区梁弄镇这几年发展了几千亩果桑,同样遇上了霜冻危害,亩产4000元的收入一下可以跌到500元,听说喷灌可以除霜防冻,去年装了500多亩,今年又是1000亩,明年的势头会更猛。
降温消毒——余姚还把喷灌用于养殖场降温、消毒。5年前第一次在一个5000平方米的獭兔场采用微喷灌降温,总投资不到3万元,喷水后温度降低3~4℃,高温死亡率从12%降到3%,更可喜的是母兔在夏季居然也繁殖出一代幼兔,效益更好,当年增收8万元,近几年养殖规模扩大,每年因此增效10多万元。
位于城郊现代化养鸡场,2003年高温期间“痛失”种鸡1500多只,直接损失10万元还多。财政局同志陪着鸡场总经理找到水利局“求援”,第二年5月在鸡舍外面顶上装微喷灌,舍内装雾灌,投资7万多元。水泵一开不到10分钟舍内温度降低6—7℃,这一年是同样的高温且没出现死鸡,同时产蛋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微喷灌还用于杀菌消毒,而且用于喷药的次数远远多于降温,省了更多劳力,真是喜出望外!一年减灾增收效益就是设备投资的1.5倍。“喷灌这东西是真好”,每当有客人来访,鸡场主人总不忘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