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IM+VR技术成型之前,没有其他的技术手段,能使人“实地”体验建筑完成之后的效果。虽然BIM技术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并且各种碰撞检查、管线综合、净高分析的应用在一些项目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除去VR技术,技术人员还是无法“亲临现场”。 三维模型的查看,能够发现很多二维设计中疏漏的问题,这些问题通常会局限于建筑物靠外侧的部位,室内空间是什么样子,很难看得清楚。看到这里,肯定会有人说,不是可以漫游嘛……各种BIM大赛,各种漫游视频做的都很好,这样检查起来还能有问题?
在BIM+VR技术成型之前,没有其他的技术手段,能使人“实地”体验建筑完成之后的效果。虽然BIM技术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并且各种碰撞检查、管线综合、净高分析的应用在一些项目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除去VR技术,技术人员还是无法“亲临现场”。
三维模型的查看,能够发现很多二维设计中疏漏的问题,这些问题通常会局限于建筑物靠外侧的部位,室内空间是什么样子,很难看得清楚。看到这里,肯定会有人说,不是可以漫游嘛……各种BIM大赛,各种漫游视频做的都很好,这样检查起来还能有问题?
不得不说,室内漫游的实现,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设计师对于模型处检查,然而,对着屏幕审核模型与身临其境地“感受”建筑内部空间,毕竟还是有很大不同。
(这张图是今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一个平台,梁下净高不足的问题。不能否认的是,只是查看二维图纸,其实也能够发现这样的问题,但是成本要时间成本要高得多,这类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是问题就在于,你在面对二维图纸的时候,不知道那些位置可能会出问题。如果换一种方式,使用BIM+VR的方式来检查这类问题,只需要"进入”建筑物内部走上一圈,这类问题一眼就看到了,用不着去查图纸。上图中还有一个问题是次梁底比主梁底标高还要低,这类问题也不必去查图纸,一眼就看见了。)
如果说这些问题只是查一下图纸,稍微计算一下标高就能发现和解决。那么下面这种影响建筑物使用体验的问题,就没有这么简单能够发现了:
(台阶尽头的柱帽,下面净高只有1550,如果不做调整,以后这个位置很可能会碰脑袋。而在施工之前,这类问题其实是比较容易处理的,但是一旦施工完成,这类问题通常会伴随建筑物的整个生命中周期。在VR里,我试了一下,真的会撞上……)
这一两年来,在建筑行业里有一种倾向,VR就等同于VR安全体验。简单来说,VR安全体验,就是一款VR游戏,通常情况下,以VR安全体验为名的这类游戏,作为游戏来说,可以说是粗制滥造。如果不是因为建筑行业里的这种追求新鲜事物的需求,在Steam上,这种层次的游戏免费也不会有什么人去玩儿。并且很多企业里尝试过VR安全体验的高层管理人员,对VR的印象局限于VR安全体验,而忽略了VR与BIM结合在一起所能创造的无限可能。这对于BIM的发展,有害无利。
本文来源:正直中和B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