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院】为什么说中式建筑的“美好时代”来了?
co建筑学院
2018年11月09日 16:47:26
只看楼主

     岁末年初,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不出意外地再次蹿红,不光火了博物馆和文物,更把人们的目光聚焦在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明之上,宫廷书画、古玉名器、建筑名邸一一登场。         19大报告中提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自信下,像《国家宝藏》里展现的那些文物精粹,正在被挖掘。

     岁末年初,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不出意外地再次蹿红,不光火了博物馆和文物,更把人们的目光聚焦在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明之上,宫廷书画、古玉名器、建筑名邸一一登场。


        19大报告中提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自信下,像《国家宝藏》里展现的那些文物精粹,正在被挖掘。


640.webp (15).jpg

(三出阙)


        从《国家宝藏》的热播,到小学教材增加古文比例,从汉服热到中式建筑爆红,从重读论语到学习王阳明、曾国藩……传统文化正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和规模,蔓延到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从中国走向全世界。“中国人无疑步入了近两百年来最自信的时代。”参考消息1月11日发表的《房地产视角下的中国文化自信》一文如是称。


大国崛起 “中国风”席卷全世界


       2006年,一部名为《大国崛起》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九个世界性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启迪着过去,也影响着未来,更预示了其后十多年来中国的“大国崛起”。


      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全球发展越来越仰仗于中国的经济力量。2011年,中国GDP第一次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年来,欧洲、美国、亚非拉等国家,都把中国作为经济复苏的牵引力,中国在世界话语权上表现出愈发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的文化自信心得到重建。从中国人第一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到高铁技术领先全球;从中国领衔的亚投行受到77个国家追捧,到腾讯、阿里巴巴跻身全球科技公司市值前十;从神威太湖之光登上世界超算巅峰,到世界第一台光量子计算机在中国诞生;从遍及世界的孔子学院,到各个国家都在举行的中国文化周……“中国风”正在席卷全世界。


      日前,新华社客户端发文指出:“经过30多年发展,中国已开始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经济发展带来的改变直接体现在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2016年,苏州桃花源以估价10亿元被外媒关注,被誉为中国最昂贵的住宅。这个仅看名字就能明白其跟中国文化渊源的项目,又一次彰显了中国建筑对世界的影响力。


QQ图片20181109164002.png


西风东渐到中式崛起 中式建筑的“美好时代”


        “传统文化、礼仪甚至生活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在房地产领域,中式居住开始被越来越多国人所接受。”参考消息在上述文章中称。


        回望过去,中国建筑界曾一度被法式、地中海、巴洛克等欧美风格主导,但流行百多年的西风东渐近年来在文化自信的建立下逐渐扭转,以苏州桃花源、中德麓府为代表的中式建筑快速崛起——恢弘的凯旋门变成了细腻的垂花门,宽敞的地中海大道成了简约的抄手游廊,修竹幽篁取代阔叶乔木……


QQ图片20181109164048.jpg


        从上海的“九间堂”,到杭州的“桃李春风”,从北京的“万柳书院”,到成都的“中德麓府”;从江南小院,到北京四合院,再到成都中式府院,中式正在成为新型豪宅的代名词,并受到文化学者、政治精英、亿万富豪等精英人群的青睐。


      建筑大师张锦秋先生在《国家宝藏》节目中表示,中国传统建筑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它镌刻了困难、抗争和辉煌。中国传统建筑,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彰显了质朴、优雅、灵动、豪气,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根基。


QQ图片20181109164122.png


新中式的新内涵 源于传统却不迷恋过去


       “做建筑,全盘复古不行;一味标新立异,也不应该。关键是实现建筑与城市、建筑与自然、建筑与人的和谐。”作为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芙蓉园等知名建筑的设计师,张锦秋如是表达她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看法。


       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说:“最后至清末……旧建筑之势力日弱。”中国传统建筑的衰落既是传统文化向现代嬗变的副产品,也跟其建筑材料、建筑方式与城市化建设不合时宜有关。所以,中式建筑的回归也不仅是传统建筑和中式美学的复古,而是更加强调人与自然、城市和谐的“新中式”。


640.webp (16).jpg

(苏州博物馆)


       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在为家乡苏州设计博物馆时,并没有一味地执着于复古他钟爱的苏州园林,而是将粉墙黛瓦的江南传统风,与那些棱角分明的现代线条相结合,反而创造了新的审美观念,让中式重焕青春。


      这种源于传统却不迷恋的态度,也成为现代中式建筑共同遵循的原则。苏州桃花源布局了现代化的泳池和酒窖;上海九间堂里也不乏大量现代式的门窗;中德麓府在建筑材质、工艺、形制、尺度、色彩、功能...都注入了现代的元素,其广泛使用的木作、瓦作和内外部装饰材料,在保持古风雅韵和生态环保的前提下,以古做新、大胆创新,大量使用现代高科技材料,真正解决了百年传承的历史问题。


QQ图片20181109164236.png


        “在思考中式府院的设计时,有意在保留传统文化的意境基础上,加入了现代高科技元素,既显得内蕴丰富,也更契合现代生活的情景——这才是‘新中式’的真正内涵。”参与中德府院系的一位设计师表示。


回归中式 院落满足一切诗意栖居的想象


       “对于中式建筑,国人有难以割舍的情怀,它不单单是一种建筑形态,更是一种家庭伦理的人居表达。”在学者张瑜看来,中式建筑回归一方面是文化自信在建筑艺术上的表现,另一方面,传统建筑唤醒了潜伏在国人灵魂深处的院落情结,是现代社会重构家族文化、建筑审美的一种表达。


      中华文明五千年,从城墙围合城市,到院墙隔离邻居,我们懂得了中国人的身份意识:有明确边界,才可以被辨识。府院里那些恰到好处的院墙,既创造了居住者的领域感和归属感,又显得不与外界太过疏远和隔离。“合便于保存自我的天,敞则更容易观赏广阔的空间,视野更大,无坐井观天之弊。”学者邓云乡描述的院落之妙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书写。


      如同现代的高楼总是寓意繁忙的生活节奏,低矮的院落总是令人想起那些庭院深深、大隐于市的雅致。在中德的府院里,宽敞的庭院创造一切诗意栖居的想象——可以对酒当歌,可以静默沉思,可以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也可以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是好友品茶论文的雅居,老人茶余漫步的闲庭,孩子们挥洒童真的乐土……在这样的院落里,每一个人都能找到他们的精神家园。


QQ图片20181109164347.png


        闻名全国的乔家大院,那气势恢宏的高门院墙、门楼眺阁、木雕彩绘,6个大院20个小院,既是一座包罗万象的建筑瑰宝,也见证了一个家族的荣光。穿越百年而来,这种家族情结在中德府院得到了重现。中德府院在研发之初,就致力于成为传世的家族建筑,府门前矗立的石狮,自然有序的亭台楼阁,砖、石、木等构建皆是家族文化的表达。


       至此,我们才懂得,原来一座院子所要给予拥有者的,不仅是身份的象征、家族的传承,更是一种置身其中的生活方式和置于世外的生活乐趣,这是其他项目难以企及的,更是对现有生活观念的颠覆。


      余秋雨说:“我们拥有一个庭院,别人能侵凌它,毁坏它,却夺不走它。”这是一个学者对中式庭院的迷恋,也表达了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当中式居住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的骄傲与执着,国人对生活的想象,都蕴藉在那些院子里了。

免费打赏
老啥
2018年11月27日 10:44:52
25楼
保留传统文化的意境基础上,加入了现代高科技元素,既显得内蕴丰富,也更契合现代生活的情景——这才是‘新中式’的真正内涵。
回复
cof1543589056515
2018年11月30日 23:17:12
26楼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杨建001
2019年01月25日 09:52:32
27楼
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