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结构工程师对国家体育场“鸟巢”的评价
downloada
downloada Lv.2
2008年02月07日 15:37:23
只看楼主

“鸟巢”是不是一个好的设计?我的观点:很糟糕的一个设计,无论从建筑美学上还是从建筑结构的受力上还是建筑节能上。  仿生学是一门很有意思也很古老的学问,动物和植物经过了多少年的进化和自然选择,保留了许多它们赖以生存的特性。聪明的人类从研究这些动植物的构造或功能或动作上得到了很多启发。  那是不是仿了就是成功就是完美呢?当然不是,否则,动物们也不需要进化了。何况就模仿对象而言,也有高下之分,蛙泳和狗刨之间,还是有些境界的不同的。

“鸟巢”是不是一个好的设计?我的观点:很糟糕的一个设计,无论从建筑美学上还是从建筑结构的受力上还是建筑节能上。

  仿生学是一门很有意思也很古老的学问,动物和植物经过了多少年的进化和自然选择,保留了许多它们赖以生存的特性。聪明的人类从研究这些动植物的构造或功能或动作上得到了很多启发。

  那是不是仿了就是成功就是完美呢?当然不是,否则,动物们也不需要进化了。
何况就模仿对象而言,也有高下之分,蛙泳和狗刨之间,还是有些境界的不同的。
另外就模仿者自身对被模仿者的理解或重现方面,是只模仿了形还是完美模仿了形和神,这也直接影响了仿生的最终效果,蛇拳一定赢猴拳,都模仿青蛙游泳,也还有快慢之分呢。

  同是飞行动物,就造巢的手艺而论,我觉得蜜蜂都比大多数鸟类高明,拣些树枝堆起来谁不会啊,最多再添些树叶羽毛之类的弄个席梦思床垫,而能造出蜂窝六角形那样省料、高效利用空间且有相当稳固性的巢来,还是很需要些物理和数学的天分的。就单说鸟类,主要也就三大类筑巢方式:靠树枝树叶或者衔泥衔小鱼砌巢或者找个现成的山洞树洞。国家体育场“鸟巢”这个结构模仿的就是这一种建造方式了。

  国家体育场的设计人员无疑从自然界中的鸟巢中得到了灵感,不过我说,鸟的巢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模仿对象,鸟的窝太杂乱,鸟不会制造建筑材料,它们只会就地取材,取到啥样也就用啥样的了。退一步说,如果真喜欢鸟巢的这个形,那么我们作为聪明的人类,设计的建筑要比鸟巢更高明才好有的吹。以现在的科技水平,这并不难做到。我对国家体育场这个结构最大的意见是:结构杂乱,构件的可复用性极差。   软件开发和建筑结构设计以及很多行业都很讲究复用性:能重复利用才能减少浪费,越复杂越容易出错也越难维护。“鸟巢”的每根构件的向几乎都不相同,这不但给结构设计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给加工、制造、安装设置了很多不必要的障碍。最要命的是,结构的杂乱使得受力状况错综复杂,节点设计难度增加,结构设计人员只好以多用材料来保证一定的安全度。
  从美学上,也许有人觉得杂乱是美,但耗资不菲来刻意实现这种杂乱,我感觉不到美在哪里。国家体育场是纳税人的钱盖的吧。大家见过西单图书大厦旁边的中国银行办公楼吗?入口处的半圆形的全玻璃的小顶棚,每块形状都不同,据说是意大利进口的,每块的造价相当于一辆奔驰轿车的造价,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炫耀还是败家?

  另外,这样一个结构的建筑节能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节能措施搞的不好的话,建筑物的运营成本是很高的,很多女孩喜欢在寒冷的冬天露出双腿来臭美,这是有代价的,上了年纪就得坐轮椅了。现在国内的建筑就喜欢穿得露和透,这个透的代价就是高能耗:天热得要死需要开冷风,冬天冻得打颤必须暖气伺候。

  当初公开就几个建筑方案让部分市民投票了的,那我为什么对很多市民投了赞成票的方案还这么大意见那?对于诸如给熊猫起名字或选名字、给某某会议选个吉祥物之类的事情,让老百姓参与进来投票是无可厚非的。对于三峡大坝建还是不建、建筑物选什么样的结构形式这种专业性非常强的问题,让并不具备足够专业知识的外行来投票决定方案,我觉得这不是民主,简直是可笑和胡闹。天津大学土木系结构专业的资深教授、国内著名的空间结构专家刘锡良教授多次在建筑结构的专业会议上提到,现在很多中标的建筑方案过分追求新奇怪,一些方案明显受力不合理但还是被选用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评委中,结构工程师的名额太少,通常还占不到十分之一。

  在这个建筑师对结构工程师颐指气使的年代,建筑师们在保持艺术家风度的同时,多听听那些又土又木的结构工程师的意见吧,我们不苛求建筑师能精通力学,不求建筑师能精通建筑节能,但,既然建筑是一个多学科共同努力完成的产品,多听听合作伙的见解有助于少设计一些垃圾产品,多出一些流芳百世的精品。

作为一名作结构设计和施工人员,本人对鸟巢的评价并不高,如果打分的话,也只能五五开成,优点与缺点各占一半,首先从这个工程的各项参数上来看,耗资量相当大,久而久之造成对资源浪费,不可取,其次仅仅是作为一个比赛场馆,可用性并不大,所以不应该建这样规模的场馆。但是作为一个传承中华文明与现代文明进步的展示,也未尝不可奢侈一把,可以增加世界对中国的认识有新的改变,从而体现出一个强大的国家在以很强劲的动力在不断向前发展。
免费打赏
x_thanks
2009年06月13日 15:15:31
12楼
绝世好文啊,有点哲理啊
回复
wusongyi
2009年06月13日 18:45:14
13楼
顶吧 太浪费了,咱们好多人就处在一种病态之中,什么都是外国的好,经追求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回复
天惑
2009年06月13日 21:35:07
14楼
在这个建筑师对结构工程师颐指气使的年代,建筑师们在保持艺术家风度的同时,多听听那些又土又木的结构工程师的意见吧,我们不苛求建筑师能精通力学,不求建筑师能精通建筑节能,但,既然建筑是一个多学科共同努力完成的产品,多听听合作伙的见解有助于少设计一些垃圾产品,多出一些流芳百世的精品。
这是我们所有结构师的心声
回复
lcd2003-163
2009年06月13日 21:35:13
15楼
越穷越大方,成了试验场!:Q
回复
fpx811213
2009年06月14日 10:25:16
16楼
评论深刻,很有意义
但是世事如此你我又能如何?
中国我国情大家又不是不清楚。
只能叹息啊
回复
xasjzsjyjy
2009年07月16日 17:57:50
17楼
相对于央视的斜楼而言,鸟巢的结构合理性还说得过去.
回复
axyang108
2009年07月16日 18:07:59
18楼
只是一个试验品!央视起了个很不好的作用。
回复
merffe
2011年08月22日 15:17:19
19楼
建筑设计源于灵感和概念,往往是一瞬间的决定。争议是正常的,结构也是在这种建筑的随意性中不对被挑战和成长的
回复
nico_ge
2011年08月23日 10:16:27
20楼
只有一声叹息
回复
kongafanwei
2011年08月23日 16:52:35
21楼
不能搞“形而上学”呀,兼听则明!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