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关于电镀污泥处理技术及其进展
摘要:电镀在工业发展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其对环境的污染也是不可忽视的,现如今国内外关于如何处理电镀污泥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本文主要对目前电镀污泥处理技术进行综述及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关键词:电镀污泥 重金属 处理技术 资源化处理 前言:到目前为止,电镀行业是工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程序,现在除了开发寻找可以取代其功能的技术之外,着重还是在于电镀污染的防治。电镀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泥含有多种现在处理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所以单纯的无害化处理电镀污泥还是当前处理技术的主流。但总而言之,资源化处理电镀污泥技术将是处理重金属污染的重点研究方向。 1电镀污泥无害化处理1.1固化/ 稳定化技术固化/稳定化技术是无害化处理电镀污泥的一项重要技术。主要包括了水泥固化、石灰固化、热塑性固化等,通常使用的固化剂有水泥、石灰、沥青、玻璃、HAS土壤固化剂等,以此与污泥加以混合进行固化,使污泥的有害金属封闭在固化体中从而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其中,水泥固化是最常用的一种技术,应该也是一种相对成熟的处理技术,王继元等
环保电镀技术的未来趋势
电镀是制造业的基础工艺之一,在电子工业、通信和军工、航天等领域大量在采用功能性电镀技术,到现在已成为非常重要的现代加工技术。但在电镀生产中,常使用大量化学物质和各种贵重金属、能源和水等资源,且资源利用率比较低,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液、废气和废渣,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近年来,我国公布了一系列与电镀有关的法规,给电镀业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如无氰化电镀单金属及合金、三价铬电镀、无铬(Ⅵ)钝化及三价铬钝化、代硬铬镀层、无镉及代镉镀层、化学镀镍的无铅无镉化、功能电子电镀的无铅化、环保化学镀等,这些都是对我国电镀行业的严峻挑战。 很多地区政府部门本着科学发展观,为了行业和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减少电镀行业对环境的污染,国家正逐步减少电镀的使用,特别是新环保法的颁布,已经明令禁止电镀的使用,并且大力支持绿色、环保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从而有效替代电镀工艺的使用,目前,新型合金催化液的使用能有效解决电镀工艺带来的污染问题。 新型合金催化液适用于各种金属材质,只要能流动浸泡到的地方都可以被催化。在常温下加热至83℃左右即可加工产品。加工过程中,一般
电镀污泥来源、特点及处理技术
电镀污泥是电镀废水处理之后剩余的产物,其中含有非常丰富的重金属,是非常典型的危险废物之一,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非常大的威胁。 据观察,我国电镀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水平还比较低,存在较严重的二次污染。电镀污泥中重金属的回收以及固化处置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是在浸出重金属之后,利用沉淀法分离其中的重金属,然后对浸出的金属残渣进行固化,提升资源利用率。本文从来源、特点、处理技术等方面出发,解答了电镀污泥回收处置相关问题。 电镀污泥的来源及特性 1.电镀污泥来源 电镀污泥是电镀厂废水处理过程中必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目前常见的电镀废水处理方法就是在其中加入碱液,促进其沉淀,这也是电镀污泥的主要来源之一。 大多数国内电镀厂使用碱液沉淀来处理废水,这不可避免地产生金属氢氧化物。通过污泥压力过滤脱水后,形成电镀污泥。 电镀废水的处理中会加入还原剂、酸、碱、氧化剂等药剂,所以电镀污泥中的物质种类非常多,成分也非常复杂。 根据电镀废水粗粒方式的不同将电镀污泥分为混合污泥和分质污泥两类,混合污
膜分离技术处理电镀废水
1.概述膜分离过程是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借助于外界能量或膜两侧存在的某种推动力(如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等),原料侧组分选择性地透过膜,从而达到分离、浓缩或提纯的目的。膜分离过程是物理过程,不会发生相变,其实质是两种不同物质的分离。目前,膜分离技术受到广泛的注意且发展迅速,已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分离方法,在水处理、化工、环保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电镀废水一直是工业生产领域的一个重要污染源。电镀废水中污染物种类多,毒性大,危害严重;其中含有重金属离子或氰化物等,有些属于致癌、致畸或致突变的剧毒物质,对人类危害极大。另外,电镀废水含有大量的有价值金属,如果处理不得当,排入自然体系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一般含电镀铜漂洗废水的含铜量在30~200mg/L左右,本文拟采用纳滤(NF)+反渗透(RO)的组合工艺对该废水进行浓缩,使浓缩液的铜离子浓度达到镀液的回用要求。2.实验部分2.1 实验设备实验所用膜分离设备为自制设备 1:50L不锈钢料液桶 2:进水球阀 3:柱塞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