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
近年来,人员密集场所群死群伤火灾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为切实吸取教训,规范这类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本标准在研究、分析人员密集场所及其火灾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要求和措施,用以引导和规范此类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其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人员密集场所可以通过采用本标准,规范自身消防安全管理行为,建立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消防责任自负的自我管理与约束机制,达到防止火灾发生、减少火灾危害,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目的。本标准是在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和吸收国内外有关资料,并广泛征求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之疏散逃生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火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占有火灾总数相当的比重,群死群伤的火灾事故屡见不鲜。 9月13日,哈东南部阿拉木图州首府塔尔迪库尔干市一个戒毒所早晨发生火灾,火灾过火面积达650平方米,阿拉木图州消防部门动用了7台消防车参与救火,火灾共造成38人死亡,40人被疏散。当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的时候,场所内产生的大量浓烟、毒气容易使被困人员的视线不清楚,很快就会出现中毒、神志不清的现象;燃烧产生的高温、热气流使人难以忍受,极易出现惊慌失措,在惊恐中争相逃命,互相拥挤,即使不是烧死和熏死,也极有可能在疏散中践踏伤亡,造成多数人员伤亡。 安全出口数量与宽度不足以及安全通道堵塞、被占用是人员密集场所普遍存在的最为严重、最为突出的问题,也是容易引起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人员密集场所大多设置在沿街房屋内或由其他建筑改造而成,所在建筑存在着先天性火灾隐患。不少建筑本身没有经过消防审核和验收,而且改扩建的现象也较为普遍,经营项目与建筑防火要求存在的着较大的差距,从而导致建筑布局不合理,安全出口数量与宽度不足,安
建筑消防安全及急救措施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盈蓝科技提醒您必须不断提高安全意识,掌握丰富的安全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经常保持警惕,事故就可以避免。如果预防措施可靠,发生事故后处理得当,就可以使损害减小到最小程度。 一、 化验室危险性的种类 1、 火灾爆炸危险性 化验室发生火灾的危险带有普遍性,这是因为分析化学实验室中经常使用易燃易炸物品。高温高压容器(灭菌锅),减压系统(真空干燥、蒸馏等),如果处理不当,操作失灵,再遇上高温、明火、撞击、容器破裂或没有遵守安全防止要求,往往酿成火灾爆炸事故,轻则造成人身伤害、仪器设备破损、重则造成多人伤亡、房屋破坏。 2、 有毒气体危害性
BIM模型对于消防安全的意义
北京市消防局依托三维建筑信息模型(BIM)平台,通过添加消防数据模块,整合建筑构件、消防设备、人员流向和周边环境等信息,构建建筑消防设计图纸审查、建筑防火、灭火应急救援的综合应用平台。与以往的各种消防应用系统相比,基于BIM的建筑消防数字化管理平台将更安全、更精细、更高效。 通过实战应用,北京市消防局总结出基于BIM技术建筑消防数据管理系统主要可实现三大功能:功能一 实现了建设工程消防行政审批图纸的三维可视化数据审查;功能二 化繁为简实现了对建筑内部情况数据化管理便于日常防火监督检查;功能三 提高灭火救援演练的实战性,保障了实际火场指挥决策的准确性。 消防安全问题一直以来是建筑业最为关心问题之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高度也在不断刷新,与之俱来的消防管理工作也将越来越繁重,由于这些建筑存在人员密集、结构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