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法污水处理工艺原理及特点
水处理技术:AB 法处理工艺是吸附---生物降解 (Adsorption Biodegradation)工艺的简称,由德国亚探大学Bohnke教授于七十年代开创的,从八十年代开始用于生产实践。AB法系在传统两级活性污泥法和高负荷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开发的,属超高负荷活性污泥法。AB法工艺原理主要是充分利用微生物种群的特性,为其创造适宜的环境,使不同微生物群得到良好的繁殖、生长,通过生物化学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1、AB工艺的特点(1)不设初沉池,由吸附池和中间组成A段。A段是AB工艺的主体,对整个工艺起关键作用。在连续工作的A段曝气池中,由外界不断地接种具有很强繁殖能力和抗环境变化能力的短世代原核微生物,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新陈代谢很快,能较迅速地克服出现的失活和不可逆转的损害作用,大大提高处理工艺的稳定性。(2)A段和B段各自拥有自己独立的回流系统,这样两段分开,有各自独特的微生物群体,处理效果稳定。A段的微生物特性使吸附池的活性污泥表现为: ----有较强的絮凝、吸附和降解有机物的能力。 ---COD有较高的降解度,使之降解为
生活小区的污水处理工艺
本人参加工作至今已有6年,设计至少40个以上地埋式污水处理项目,原先使用的酸化水解(加填料的)+接触氧化+斜管沉淀工艺发现有一些问题:1.COD能达标,一般在40~80mg/L左右,但BOD难以达标,通常在20~30mg/l2.氨氮通常在20~40mg/l,离达标很远后来用了一些活性污泥工艺,但沉淀效果有问题,调试不易再后来用了一些CASS工艺,发现运行仍然不理想大部分问题是COD达标易,BOD达标难,氨氮达标更难,长时间没有排放剩余污泥导致出水悬浮物增加,且带黑色。剩余污泥处理在生活小区中要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以上现象几乎困扰了我多年,欢迎各位高手指点并推荐较好的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