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水之结构自防水体系
结构自防水是不依赖卷材等柔性材料只通过地下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来保证地下室建筑达到符合国家防水要求的建筑结构防水体系。我们熟知地下防水一般采用预铺卷材进行防水施工,通常采用4+4或4+3卷材,那么结构自防水体系中是没有卷材的,同时取消了卷材施工前的找平层及卷材施工完成后的保护层步骤。结构自防水体系中关键的核心在于地下建筑迎水部分混凝土(包含:底板及四周剪力墙)的混凝土自防水性,如何能让混凝土达到自身长久防水的能力呢?地下空间是处于长期浸水的环境中,所以地下混凝土一般是有抗渗要求的。但是常规的抗渗混凝土还是要依靠卷材防水,所以很多加在混凝土中起抗渗作用的材料在实际应用中效果都不显著,地下室的渗漏率还是很高
打破建筑渗漏魔咒,从结构自防水做起
地下建筑工程处于地面以下,长期置于地下水的包围中,水慢慢向建筑内部渗透。而建筑的主体结构一般为混凝土,混凝土因其自身特性,有很多细微裂缝和毛细孔隙,使得水分不断内渗,长此以往,渗漏愈演愈烈。如何解决地下建筑渗漏问题呢?当然还是要回归建筑结构自防水本身! 结构自防水是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本体防水。结构自防水通过调整结构混凝土的配合比或掺外加剂的方法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抗渗性、抗蚀性,满足地下建筑的抗渗要求,达到防水的目的。 地下工程建造复杂,尤其对结构的耐久性要求极高,其中防水抗渗性能,更是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GB 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要求:地下室防水应以刚性结构自防水为主,柔性防水层为辅。该要求表明,强化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才是解决地下防水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而现在很多防水设计恰恰相反,以柔性外防水为主,施工方和商砼站忽视甚至放弃结构自防水。但是防水卷材在施工中底板与剪力墙的搭接面,一般很难做到全面搭接,当地下水水位高于垫层,水则直接没过搭接点,进入结构层,水分一旦进入防水卷材内部,横向、纵向串水不可
刚性混凝土结构自防水解决建筑渗漏问题
根据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与北京零点市场调查分析公司联合发布《2013 年全国建筑渗漏状况调查项目报告》显示,我国新建和既有地下建筑有57.51%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问题,过了质保期后渗漏率基本达到100%,我国建筑工程防水现状不容乐观。 建筑地下工程存在渗漏必然会影响建筑质量安全。因此要高度重视地下渗漏和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找到能从根源阻断地下渗漏的办法,才能有效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保障建筑安全。 长期以来社会对建筑地下防水工程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人们对于地下工程防水技术复杂性、综合性认识不足,认为渗漏对结构的安全影响不大,没有对所建工程地下水环境规律进行分析,这是大家普遍存在的误区。在设计和施工上对防水工程简化处理,缺乏有效的防水方案设计以及选材、施工方式方法不当,造成工程建设出现一些问题,渗漏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