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加层改造情况概述
某工程,东西长39m,南北长29.7m,四层,框架和砌体混合承重,楼板为预制预应力空心板,炉渣砌块填充墙。现因使用功能的改变对其进行改造以及加层。根据鉴定报告及业主要求,结构工程师对该建筑物进行了局部加层及改造设计,并对不满足现行规范和强度、刚度要求的部分和构件进行了加固设计。一、改造设计 改造的主要内容为: 房间布局的改变:改造后部分为KTV包房,荷载不超过原设计荷载,但是包房隔墙应采用轻质隔板材料,使其总的荷载不超过原设计荷载。 楼梯移位:根据使用要求拆除原楼梯,重新设置两部疏散楼梯,新加楼梯与原结构竖向分离而水平适当相连,即设置250X400柱子承重,并在每层与框架梁或圈梁拉结。 楼梯与原框架梁连接图(略): 新加电梯及旋转楼梯:该设计使其与原结构分离,独立的承重体系,不考虑其对原结构的影响。二、加层设计及因加层而引起的加固设计(1)框架部分: 独立基础:考虑地基沉积对承载力的影响,经过计算基础符合要
请教高手:民房加层改造问题
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给我一个回复,谢谢您了! 我家在江苏的苏中地区,今年5月份开始进行了旧房改造(旧房有20年历史了,地基已经用了30多年了),原本的房子是3间,尺寸为12*8米的,三间,房屋向北延伸了2米(做了个地梁),其余的地基没有动,下面都是以前砖头砌的地基,没有地圈梁什么的,在改造时,在房子的四角以及中间共加了12根的构造柱(30*30CM),两层现浇面,两层圈梁,一共2层,2楼的顶上有一间的储物间,尺寸为3.9*4米的,等于是假三层。房屋的顶子是琉璃瓦。 特别要说明的是在做12根构造柱的时候,挖了2米,是用三个直径约20厘米的洞作为构造柱的爪子,三个小洞都有2米深,到了正负零的地方(也就是地面)就是构造柱了,意思就是构造柱下面有3个洞里面都是钢筋混凝土的。 请问1.这样的房子在以后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2.另外向北延伸的2米跟前面的会不会因为承重不一样而出现墙体开裂呢? 3.这样的房子对于抗震有没有效果(苏中地区不再中国地震带上,历史上也没发生过呵呵),我家在路边,东边还准备把墙拆了,做门面房,这个砖头本身就是旧的砖头,应该不承
谈非成套住宅改造、抗震加固及加层实例
在七八十年代,杭州地区建了许多一梯多户公用厨房或卫生间的四、五层砖混结构住宅,随着社会的快速 发展 ,现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由于这些楼房一般才使用20年左右,就目前来说,还不具备拆除重建的条件,因此,需要通过改造来满足人们的迫切要求。下面介绍一改造实例。 1原楼房概况 原楼为五层砖混结构住宅,由3个单元组成,单元平面见图1。 主要情况: (l)持力层为粉土层平均E.=6Mra;厚450mm,钢筋硷带基,主横墙基宽2m;四层以下为实砌砖墙,五层为煤碴空心砖墙;除厨房、卫生间为现浇板外,其余为预应力圆孔板楼面;四合一板底,上铺平瓦坡屋面;每层设高200mm、内配纵筋4&8、箍筋04&2加圈梁;现浇板式楼梯;层高3m,无构造柱,无阳台,无水箱;建于1976年。(2)原楼无抗震构造措施,主要是无构造柱,需按六度抗震加固,使之基本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lll一89的要求。(3)勘查原楼房属于基本完好房,沉降较均匀,从内外台阶及勒脚看,使用期间无明显沉降。 2改造范围及主要措施 原楼改造范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