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电哪个是零线中性线与零线的区别
一、三相电哪个是零线?中性线与零线的区别 就三相电而言,是没有零线的。但在发电时,三根线要有一个共同接点,这个接点一般接入大地,相对大地同等电位,即成零线。如高压线路都是三相(三线)传输。到用户低压变压器,为了用户使用方便,将零线(接地)用一根线引出,就变成四线传输。三根火线,一根零线。三根火线相对而言(即火线与火线),是380伏。火线相对零线(即火线与零线)是220 伏。 二、三相三线没有,三相四线有,三相五线有零线也有地线 我国市电是任意两根火线之间的电压为380V (线电压),任意一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为220V(相电压)。 从理论上讲,三相电是没有零线的,因为在任意时刻三相电的向量之和为零,所以即使接了零线也没有电流存在,从这点上来讲,三相电零线是可有可无的。 在低压供电系统中,我国目前大多数采用的是三相四线制供电,因为因为这种方式能够提供两种
中性点三相不平衡会造成什么影响?
中性点电阻柜和成套中性点间隙装置是变压器中性点的保护装置,可用于单相故障时的保护。电力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三相电压经常出现不平衡状态,这是由于三相负荷不平衡或电力系统元件三相不对称造成的。后者包括与不对称故障条件不同的缺相运行条件。电网发生故障时,可通过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及时排除障碍。 但正常运行状态下的不平衡允许在一定时间内长期存在或运行。如果不使用中性点电阻柜,三相电压或电流不平衡会对电力系统和用户设备造成一系列危害,包括:造成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附加损耗和振动,危及其安全运行和正常输出;造成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误动作,对电网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变压器三相负载不平衡导致负载较大的一相绕组过热。由于磁路不平衡,通过盒壁上的、金属夹产生的漏磁使其发热,增加了附加损耗。导致线损增加;在低压供电线路中,三相电压不平衡会导致中性点电位偏移、照明灯照明不足或因高压、电脑故障或电视损坏而缩短寿命。 三相不平衡会对通信造成干扰,半导体整流设备产生附加谐波电流,元件过载,发热甚至损坏,使系统波形变差。一般用于室内外订购,请提前注明;高度不得大于3
10KV配电中性点接地方式
浅谈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三种不同接地方式的比较,阐述了不同接地方式的特点,提出了应结合实际电网结构和发展来选择合理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关键词]10kV配电网 中性点 接地方式 1.三种不同接地方式在我国的10kV配电系统中,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基本上有三种:中性点绝缘接地方式、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这三种接地方式各有优缺点,特别对于小电阻接地和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孰优孰劣问题,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 1.1中性点不接地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是我国10KV配电网采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方式。这种接地方式在运行当中如发生了单相接地故障,由于流过故障点的电流仅为电网对地的电容电流,当10kV配电系统Ijd限制在10A以下时,接地电弧一般能够自动熄灭,此时虽然健全相电压升高,但系统还是对称的,故可允许带故障连续供电一段时间(规程规定为2小时),相对地提高了供电可靠性。这种接地方式不需任何附加设备,只要装设绝缘监察装置,以便发现单相接地故障后能迅速处理,避免单相故障长期存在发
三相交流电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是指系统中主变压器和发电机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在110KV及以上的大接地电流系统中,主变压器中性点均采用直接接地方式(自耦变压器中性点一般直接接地,普通变压器中性点经隔离开关接地)。但是,系统中的主变压器投入运行后,并不是所有主变压器的中性点均接地运行,系统中主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数目均按下列要求安排: A、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使系统非故障相工频过电压不超过该系统阀型避雷器的灭弧电压(中性点接地数目应使系统零序电抗与正序电抗之比x0/x1<3); B、使系统单相接地短路电流不超过三相接地短路电流; C、保证该系统在任何故障形式下,都不应使电网解列成为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 发电机电压系统为小接地电流系统,由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