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房防雷的几点认识
雷击的种类 电力线是雷电侵入的重要渠道,雷电袭击机房供电的电力线主要有三种方式,即:远点雷击、近点雷击和错相位雷击。 1.远点雷击:即根据磁电转换原理电力供应线路上输送50赫兹的交变电流,线路随之产生交变的磁场,雷击击穿大气时产生高压电场,雷击高压电场通过静电吸收原理,向大地方向运动。在下雨天气,空气湿度增大,此时雷电较易击穿空气通过电力线的保护地入地,从而因较高的电压损毁用电设备。为此,防雷必须首先考虑远点雷击。 2.近点雷击:雷电近点袭击电力线,实际上是雷电袭击用电设备所在的建筑物的避雷针,从而引起雷电电磁脉冲的保护问题。避雷针引下线由于电感作用,最大只能将50 %的电流引入大地。30米以上的楼体引下线只能引下较少电流,其余则通过地面有连接的水管,电力屏蔽槽等联合引雷,其中有25%击穿UPS输出负载的电源线及局域网线等设备后,通过逻辑地 线入地。其中包括UPS的输入、输出的火线对地线端。为此,必须对UPS及重要用电设备如小型机、服务器等设备进行等电位保护,对网络端口进行保护,堵死一切雷电导入的端口,才
防雷等级只按雷击次数划分可以吗?
今天小弟的防雷图纸被审图中心的大妈莫明其妙的退了回来,说是雷击次数N=0.25(次/a)算大了,不能按三级防雷设计,要重算。请问大家这雷击次数是判断防雷等级的唯一依据吗??具体资料:一栋长30米,宽29米,高25米的四层乡村酒店,楼顶有电梯机房,在番禺某地,河边。小弟按上述资料计算得雷击次数N=0.25(次/a),查GB 50057-94(2000年版)属于三级防雷建筑。规范原文“第2.0.4条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恳请老鸟点拨点拨。小弟谢过了!
求助商住楼防雷等级划分
现有一商住楼,地下一层,地上16层,总高度为55.1M,地下层停车及设备区,首层和二层为商场,三层至16层为住宅,三层天面高度是10.3M。商场部分长*宽=120M*84.2M。建筑物的南面和北面各有一栋住宅(三层以上),每栋住宅均有两个塔楼,住宅楼的长*宽*高=55.4M*23.2M*55.1M。本地的年平均雷暴日Td(d/a)=81.3现在令本人疑惑的是这个建筑物的防雷等级要怎么找分呢?塔楼部分计算出来的 预计雷击次数N(次/a)=0.295,它应该属于一般性住宅,是三类防雷。商场部分应该属于比较重要的场所,其预计雷击次数N(次/a)=0.25,它应该属于二类防雷。可是他们又是同一建筑物,那这个建筑物应该算整体二类防雷来作还是上部按三类防雷,下部按二类防雷?很是疑惑啊。求大家指点一下,谢谢啦!
论网络机房防雷接地的重要性
论网络机房防雷接地的重要性 尽人皆知,雷电具有极大的损坏性,其电压高达数百万伏,刹那间电流可高达数十万安培。尽人皆知,雷电具有极大的损坏性,其电压高达数百万伏,刹那间电流可高达数十万安培。 雷击所构成的损坏性后果表现于下列三种层次:①设备损坏,人员伤亡;②设备或元器件寿数下降;③传输或贮存的信号、数据(模拟或数字)受到干扰或丢失,乃至使电子设备发生误动作而暂时瘫痪或整个体系中止。现在,世界上各种修建、设备大多数仍在运用传统的避雷针防雷。用避雷针避免直接雷击实践证明是经济和有用的。 但是,跟着现代电子技能的不断发展,很多精细电子设备的运用和联网,避雷针对这些电子设备的维护却显得无能为力。网络机房防雷接地避雷针不能阻止感应雷击过电压、操作过电压以及雷电波侵略过电压,而这类过电压却是损坏很多电子设备的元凶巨恶。 现代防雷技能体系的防雷计划包括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个方面: 1、外部防雷包括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接地极等等,其主要的功用是为了幕保证修建物本体免受直击雷的侵袭,将也许击中修建物的雷电经过避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