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头绿地的植物配置
随着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迫切需要城市园林再现自然,植物配置要顺乎自然。街头绿地是以组织空间为特征的环境艺术。在当代生态形势下,从多样性价值即生态价值、环境保护价值、保健休养价值、游览价值、文化娱乐价值、美学价值、社会公益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等出发,以植物材料去组织空间满足其多方面的要求。世界各地在城市建设中都制定了相应的绿地指标,如我国建设部在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的10条标准中规定,新建城区绿地率不少于30%,绿化覆盖率不少于35%,旧城改造区可相应地低于5个百分点。可见,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街头绿地在城市绿化工程中占很大的比重,对城市的环境及气候的调节有很大的作用。街头绿地的植物配置对当今建立绿色园林城市非常重要。 一、街头绿地的功能 1.1美化功能 街头绿地掩饰了裸露的地面,与亭台楼阁、山石水体等相映衬,显示出都市的田园风貌,衬托出现代都市的绚丽空间、多复色彩和烘云托月的美学效果,给人们以静谧之感,令人心胸开阔、心旷神怡、奔放感情和陶冶情操。 1.2生态功能 一是改善气候 街头绿地是一部很好的
草坪及其植物配置的探讨
摘要:对草坪的主景树、隔离树丛、庇阴树的配置作了分析和探讨。认为只有将树木、草花与草坪合理搭配起来,才能创造出优美的植物景观。 草坪是现代园林绿地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它除了具有多种改善环境的功能外,在园林绿地中还具有独特的艺术功能。它不仅可以独立成景,而且还可以将园林中不同色彩的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多个要素统一于以其为底色的园林景观之中,使园林更具艺术效果。 1 草坪的类型 1.1 规则式草坪 规则式草坪表面平整,而且外形为整齐的几何轮廓。它常和规则式园林布局相配合,设置在规则的场合,如花坛、花镜、道路的边缘装饰。有时也将它铺植在纪念塔、亭榭或其他建筑物周围起衬托作用。 1.2 自然式草坪 自然式草坪表面起伏、外形轮廓曲直自然。这种形式多设置在森林公园或风景区空旷、半空旷地段。自然式草坪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规则式草坪的植物配置比较简单,一般也是规则式的。本文只侧重讨论园林中自然式草坪的植物配置。 2 草坪的植物配置 2.1 草坪主景的植物配置 园林中的主要草坪,尤其是自然式草坪一般都有主
浙江省城市绿地植物配置技术规定(试行)
浙江省城市绿地植物配置技术规定(试行)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城市绿地建设,规范绿地植物配置,改善绿地植物种植结构,丰富城市景观,充分发挥绿地生态功能,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标准和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技术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全省城市规划区内各类新建、改建和扩建绿地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第三条 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应坚持以下原则:植物生态适应性;突出季相变化;物种多样性;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合理配置;体现人工植物群落;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科学合理搭配,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相结合。第四条 我省地处亚热带落叶阔叶林植被群落区系,城市绿化应选择适当的落叶乔木为基调,乔、灌木种植面积比例一般应不低于绿地面积的70%,其余为非树冠下草坪和其它地被植物。第五条 城市公园绿地,特别是城市中心区公园绿地,应以乔木为骨架,复层配置,增加单位面积内的绿量,注重植物的群体美和林冠线的节奏变化,局部可设置适当的开敞空间。树种选择应丰富,重点突出其景观和
浅谈山地植物配置的问题
在进行山地植物配置时应注重保护原有的天然植被,人工植树以乡土树种为主,针阔叶混交,密植成林,体现浓郁的山林气息。同时借山岭的自然地势划分景区,每个区域突出一两个树种,形成各具特色的不同景区,丰富景观层次。 一、山顶植物配置 人工堆砌的山体、山峰与山麓高差不大,为突出其山体高度及造型,山脊线附近应植以高大乔木,山坡、山沟、山麓则应选用相对较为低矮的植物;山顶可栽植大片花木或彩叶树以形成较好的远视效果;山顶如果筑有亭、阁,在其周围可配以花木丛或彩叶树,用以烘托景物。山顶植物配置的适宜树种有白皮松、油松、黑松、马尾松、侧柏、圆柏、毛白杨、青杨、榆杨、刺槐、臭椿、栾树、火炬树等。 二、山坡、山谷植物配置 山坡植物配置应强调山体的整体性及成片效果。可栽植彩叶树种,花灌木,常绿林,常绿落叶混交林。景观以春季鲜花烂漫,夏季郁郁葱葱,秋季漫山红叶,冬季苍绿雄浑为好。山谷地形曲折幽深,环境阴湿,适于植物生长,植物配置应与山坡浑然一体,强调整体效果,例如北京地区的松云峡、梨花峪、樱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