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建筑防雷类别的确定
办公建筑在JGJ 67-2006规范中防雷类别的确定根据《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2007年5月1日执行) 7.3.7条要求, 办公建筑的防雷分类与《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第二章的要求有一定区别。《办规》7.3.7条要求为“办公建筑的防雷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1二类防雷建筑物:1)一类办公建筑;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O.3次/a的二类办公建筑。2 三类防雷建筑物:1)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0.06次/a的二类办公建筑;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三类办公建筑。”从条文可知:1、一类办公建筑均应按二类防雷建筑物设计。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二类办公建筑;小于0.012次/a的二类办公建筑在《办规》中没有提及。3、大于O.3次/a的三类办公
办公建筑对于绿色环保以及生态平衡的任务
摘 要:目前,绿色环保问题及保护生态平衡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课题,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也逐渐成为现代化建筑业中不断追求的目标。在所有建筑类型中,办公建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因此,对于绿色环保以及生态平衡的任务,办公建筑行业也是责无旁贷的。 当前,在国内现有的建筑中办公建筑占总量的35%左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办公建筑的建筑面积每年的增长速度都在4%以上,竣工速度也在逐年高速增长。随着经济的现代化程度不断加深,办公建筑作为再创造及加工、信息集散的场所,在社会经济和社会组成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不可缺少。 一、建筑表皮 在办公建筑的绿色环保设计中,建筑皮肤所代表的就是建筑的外围护部分, 而传统意义上的“表皮”不单单指的是人们身体中帮助新陈代谢的一个功能器官,其还具备缓解并保护外界或环境中有害影响的功能。效仿这类绿色环保设计思想,对外围护进行合理设计,最大程度地应用被动式节能模式,尽量避免主动式系统的能量大量损耗[1]。以上的设计模式完全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是实现我国办公建筑绿色环保设计理念最重要最经济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