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雷设计图纸审查中要点分析
【摘 要】 建筑图纸审查是防雷主管机构的一项基本业务,本文将从建筑防雷设计图纸审查的角度提出几点具体的实施措施和应当注意的设计要点。【关键词】 防雷类别 接地装置 等电位 雷电波侵入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信息设备的应用已深入至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建筑物内越来越多的装备了各种信息化的电子、电气设备,由于这些设备耐过电压能力低,雷电高电压以及雷电电磁脉冲侵入所产生的电磁效应、热效应都会对系统和设备造成干扰或永久性损坏,这也是如今雷电灾害事故频繁发生、导致损失越来越大的一个原因,因此对建筑物合理的防雷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现对防雷主管机构的防雷设计图纸审查工作提出一个审查流程,并对审查中的几个问题做简单分析。一、首先需确定建筑物的用途,了解建筑物的内外结构、周围的地理环境和建筑内各部位的电气、电子信息设备设置情况。查阅设计部门对建筑物现场雷电电磁环境的评估分析材料。根据建筑物现场雷电电磁环境评估材料中的N、Nc值确定建筑物是否需要安装雷电防护装置。N为建筑物及入户设施年预计雷击次数,Nc为可接受的最大年平均雷击次数
浅谈建筑防雷设计六要素
防雷是一项系统工程。王时煦先生早在1960年作人民大会堂电气工程总结及写作《建筑物防雷设计》一书时就提出了建筑物防雷设计的六项重要因素,这对我国建筑防雷规范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接闪功能 指实现接闪功能所应具备的条件,包括接闪器的形式(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耐流耐压能力、连续接闪效果、造价以及接闪器与建筑物的美学统一性等。二、分流影响 指引下线对分流效果的影响。引下线的粗细和数量直接影响分流效果,引下线多,每根引下线通过的雷电流就小,其感应范围就小。引下线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规范中的规定。当建筑物很高,引下线很长时,应在建筑物的中间部位增加均压环,以减小引下线的电感电压降。这不仅可以分流,而且还可以降低反击电压。三、均衡电位 使建筑物内的各个部位都形成一个相等的电位,即等电位。若建筑物内的结构钢筋与各种金属设置及金属管线都能连接成统一的导电体,建筑物内当然就不会产生不同的电位,这样就可保证建筑物内不会产生反击和危及人身安全的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对防止雷电电磁脉冲干扰微电子设备也有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