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电容器优化的研究
转自http://www.chuandong.com/cdbbs/2008-9/1/0891388BD5224.html摘要:电容器优化配置和投切是配电网络优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回顾了电容器优化配置和投切的研究历史和发展现状,侧重对电容器优化投切的各种算法进行了详细评述,分析了各种算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以促进该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配电网络 电容器 配置 投切 算法 1引言电容器作为配电网无功补偿的重要设备,在配电系统中被广泛使用。通过合理地在配电系统中配置和控制电容器,可以提高配电系统的电压质量,改善功率因素,降低网络损耗,增加系统容量。配电网络电容器优化问题分为规划和运行两大类。规划问题主要确定电容器的安装位置、类型和额定容量,在满足电压约束的条件下使投资费用最低。规划问题也称电容器优化配置问题。
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系统研究及开发
随着电力市场的开放,电网的规划和运行越来越复杂,凭借经验判断已经很难对电力系统尤其是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做出系统、科学和全面的评估。选择一种全面的、系统的、定量的供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开发适用于具体配电网络结构的配电系统可靠性分析工具对指导生产、运行,调整传统的工作方法和方式,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解和提高本省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水平、提高电力系统的设备管理和控制水平、为今后电网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同时实现电网投资的经济性和有效性,辽宁省电力公司决定进行城市电网的可靠性评估系统的开发工作。考虑到各个城市的电网发展水平不同以及设备管理方式的差异,决定先以规模较小、数据状况较好的盘锦供电公司所辖的电力系统为试点网络开发可靠性评估系统。本文简单介绍了系统研发的过程。 一、系统概况
浅析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研究
摘要:电力企业主要从事配电线路和配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分析了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并从不同角度提出几种提高可靠性的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搞好配网规划、建设、运营管理。 引言 随着用户对供电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供电可靠性指标也成为电力系统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它不仅体现电力企业的供电能力,同时也反映出电力企业软、硬件水平的高低,更代表一个城市总体经济发展的水平。为此,作为电力企业必须对影响供电可靠性因素认真分析、研究、解决,保证给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电力。以下根据工作经验,浅析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研究。 1 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 所谓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实质上是研究直接向用户供给电能和分配电能的配电网本身及对用户供电能力的可靠性,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总体来说,可分为
配电网接地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1 引言 在10~35kV电网中,各类接地故障相对较多,使电网供电的可靠性降低,对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必须认真分析故障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2 故障原因 (1) 雷害事故。10~35kV系统网络覆盖面较大,遭受雷击的概率相对增多,不仅直击雷造成危害,而且由于防雷设施不够完善,绝缘水平和耐雷水平较低,地闪、云闪形成的感应过电压也能造成相当大的危害,导致设备损坏,危及电网安全。 (2) 污闪故障。10~35kV配电网络中因绝缘子污秽闪络,使线路多点接地的故障也经常发生。据对10kV配电线路的检查发现,因表面积污而放电烧伤的绝缘子不少。绝缘子污秽放电,是造成线路单相接地和引起跳闸的主要原因。 (3) 铁磁谐振过电压。10~35kV系统属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随着其规模的扩大,网络对地电容越来越大,在该网络中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和空载变压器的非线性电感相对较大,感抗比容抗大得多,而且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一次线圈中性点直接接地,受雷击、单相地和倒闸操作等的激发,往往能形成铁磁谐振,谐振产生的过电压最高约达线电压的3倍,能引
亟待智能配电网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在日前举办的中国智能电网高峰论坛上,中国电力科学院总工程师印永华指出目前我国智能电网研究主要关注的十项关键技术之一就是智能配电网和微网技术。 印永华指出:着力于提高配电网的智能化水平,重点是配电网对分布式电源、微网、电动汽车等新型配用电设备或系统的接纳和适应。开发高级配电自动化系统,适应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用户定制电力技术、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等方面的要求;构建智能配电终端软、硬件平台,实现短路接地故障的快速自愈,以及电压和无功综合优化控制等功能。 无独有偶,在今年6月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联合加拿大商务部举办的“2012加中智能电网合作研讨会”上,加拿大智能电网行业协会秘书长指出的目前加拿大电网设备老化严重,也为中国电力设备企业提供了国外发展的契机。 而目前国内智能配电网建设虽然风风火火,但很多建设者对于要达到的目标和实施路线不明确,加上我国这一方面技术起步较晚,因此智能配电网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至关重要!
智能配电网通信组网技术研究
经过多年来的投资建设,我国电力通信系统的主干网络已基本实现了传输媒介光纤化,业务承载网络化,运行监视和管理自动化和信息化。而其中最重要的接入层网络的配电通信网,却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了智能配用电业务的应用。好在无源光网络技术、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和电力线载波与OFDM的成熟,并在我国电信运营商网络和智能电网试点工程中得到应用,提高了传输带宽的可靠性.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并成为了智能配用电通信组网的发展趋势。 一、智能配电通信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需求研究 配电通信网是我国目前为止,主要的城市配电自动化系统。从总体上看,配电自动化的通信系统在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情况较好,发展水平较高,覆盖率相对较高。而中、西部地区发展较为缓慢,只有少数地区被覆盖。总的来说,我国配电通信网多采用光调制解调器、工业以太网、以太网无源光网络、中压电力线
配电网线损的危害有哪2点
1.发热是线损造成的最突出问题 发热的过程就是把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造成了电能的损失;发热使导体温度升高,促使绝缘材料加速老化,寿命缩短,绝缘程度降低,出现热击穿,引发配电系统事故,例如变压器的绝缘材料在140℃时的寿命降低率将是常规工作温度(98℃)时的128倍。尤其当建筑物内配电线路容量不够时,发热常是造成电气火灾的直接原因。 发热在接触部分的影响最为明显,配电网中相当多的故障是由接点处的电阻发热引起的。一般接点处的接触电阻往往大于两端材料的电阻,即使在正常负荷电流情况下也会产生严重发热,从而又加剧导体接触电阻上升,产生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接触部分烧坏,引起故障。架空线路的压接处与电力电缆的中间接头处经常是事故多发点。 2.电系统的线损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 配电系统的线损没有转化为有用的能量而白白浪费,而且还要通过如通风、冷却等方式对热量进行散发,也需要电能。根据统计数据,一般配电网的线损率在3%以上,严重者可达到10%甚至更高。这不仅意味着电能的损失,更表现在一次能源的大量浪费以及对环境造成更多的污染。因此,配电系统的线损产生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