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是植筋好还是开槽好?
各位专家,本人非土木专业。目前有复式楼需要现浇,现浇的控件有二楼客厅和二楼阳台,这两个地方有一道梁,还有主卧外侧的阳台。一楼的阳台是毛坯房原来就有的,二楼的阳台都没有,需要现浇。我们咨询了专业的建造师(网上找的,收费哪种),他说要植筋,就是打掉批灰层,然后打孔植筋。我们找了好几个施工队,就是干体力活的人组织起来了,他们说不需要那样做,他们经常的做法是开槽把圈梁的钢筋露出来,然后把双向双层的钢筋勾在露出来的钢筋上,我猜是箍筋,阳台区域现浇再加下反梁和柱子就可以了。这两种方案网上查了好多,迟迟不敢动工,一方是专业学习过的建议,一方说我们都是这么干。自己感性的觉得植筋胶是有机的,对其拉力有怀疑,但是又想这是专业书上讲的,应该没有错啊。但是大部分施工队根本就没有干过植筋的工艺,怕做不好出事情。拜托各位提出专业的建议啊。拜谢啊!
关于门刚+夹层的建模问题
最近在一个门刚+夹层的建模上与领导有不同的意见。由于夹层布置比较不规则,而且面积相对较大,层数也较多,因此我的看法是用空间建模以考虑整体作用。领导的意见是,还是平面建模。因为主要是平面受力。我的看法:1、 由于夹层布置不规则,地震作用下的空间效应肯定比较明显。平面建模无法考虑,所以空间建模比较合理。而且平台荷载大,地震的空间效应不能忽略。这个问题,我在以前的多层厂房有比较过。如果是空间规则,满布夹层的门刚+夹层结构,空间和平面计算的差别并不大。用空间计算,平面校核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平面计算时,对于屋面变截面梁的计算较为准确。satwe算变截面梁都是转化为等截面计算的,会有些许差别。2、 对于平台柱平面外的计算长度,空间建模才可以准确计算。平面建模的话,平面外都是默认按1.0取的,必须要手动修改。3、 对于所有平台下柱,应用钢规和抗规控制。由于门刚仅适用于荷载小的结构,它考虑了构件的屈曲后强度。如果平台采用花纹钢板,且活载很小,勉强用门规虽然不满足规范,但是问题也不大。但对于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