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低温下混凝土的施工
国内外对混凝土冬季施工理论和方法的探索研究认为,混凝土受冻害损伤可以分为两种情况:1)剥落脱皮是由于冻融引起的混凝土表面材料的损伤;2)内部损伤是表面没有可见效应而在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损害,它导致混凝土性质改变(如动弹性模量降低)。至于新拌混凝土受冻害损伤后则会导致混凝土冻胀破坏。对于常年负温期为130d左右的地区,防治混凝土受冻害损伤在冬季施工中具有重大意义。当混凝土工程进入冬季施工时,只要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避免新浇筑混凝土早期浸冻,使外露混凝土与冬季气温保持较小温差,也会取得象在天暖施工时的效果。[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0-2-16 10:46 编辑 ]
竖向混凝土结构模具单侧安装与拆除施工工法
随着高层混凝土结构迅速发展,单体建筑物的体量不断增大,出现了许多结构变形缝及新建工程紧靠毗邻建筑物施工的现象。这些夹缝本身空间狭小,不易操作,施工难度大,质量较难控制。针对这些不利因素,我们经过多次研究与论证,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包括全钢大模板、固定及提升装置的专用模具,创新了变形缝处后施工的混凝土剪力墙模板单侧安装与拆除施工技术,并总结形成了本工法。经过多个项目的实际应用,在保证墙体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同时,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约了施工成本。得到了本企业、建设单位和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肯定与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类似竖向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有极大的推广和应用价值。2.工法特点本工法从施工模具到施工方法进行了创新,是一项经济、环保、实用性强的新技术。2.1所有作业为单侧完成:本工法中模板工程的吊装、安装、加固、校正等全部的模板作业均在墙体一侧完成,避免了因另一侧空间狭小不易或不能施工的难题。2.2.工艺控制:本工法中模板工程应用新型装置,操作简单,不依靠外脚手架施工,省工、省时、省料。2.3.安全控制:本工法以设计采用卧楞的方式替代传
冬季混凝土施工的防护措施
北方广大地区有较长的寒冷季节,这些地区混凝土的冬季施工是必不可少的。从多年的施工实践及研究的结果认识到,当环境温度降至 5℃再不回升连续 5天以上时,只要采取适当的施工方法,避免新施工的混凝土不要早期受冻。使施工后的外露混凝土降至0℃以下,就会使工程有其它季节一样好的效果。 1 冬季混凝土施工受冻问题分析 1.1 温度与砼强度的关系 混凝土捣拌浇灌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和有高的温度,是由本身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泥水化作用的速度除与混凝土组合材料和配合比有关外,主要是随着温度的高低而变化。当温度升高时,水化作用加快,强度增长也快;而当温度降至 0℃时,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游离水有一部分开始结冰,逐渐由液相变为固相,这时水泥水化作用基本停止,强度也不再上升。温度继续下降,当混凝土中的水全部结成冰,由液相变为固相时,体积膨胀约9%,同时产生大约 20kN/m 的侧压力。这个应力值一般大于混凝土浇筑后内部形成的初期强度值,致使混凝土受到程度不同的早期破坏而降低强度。此外当水结成冰后会在骨料和钢筋表面产生颗粒较大的冰凌,这种冰凌会减弱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