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个问题,大家有什么好的方案指教小弟的。 我们做的电梯机房的梁上预埋了一个检修吊环,本来是应该在上铁搭接,不过由于施工中出现问题,吊环被搭接到下铁上了,现在承重不够,梁是长4米,宽0.3米,高0.35米,上铁用Φ20的,下铁是Φ25的,150Φ10的套子。电梯是3000牛。请问怎么样进行加固处理?[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0-2-9 17:08 编辑 ]
工程背景:8度区一高层写字楼,层高4.5m,屋面高度为98m,原设计为办公使用。如今业主打算在该楼的第7层建机房,因为第1、2、3层为商业已售出,4、5、6层已经出租,所以只能选在第7层。该楼已经完工交房,有些楼层已经装修,6、7层暂未装修,为毛坯状态。由办公室变为机房,活荷载由2KN/m2变为10KN/m2,需要加固。 疑问: 1、该机房加固是按照局部单构件计算还是把整栋楼的模型全部建出来后再在机房部位重新输入活荷载计算?个人认为整栋楼建模计算后对比弯矩、剪力、配筋后再相应加固更加准确,但是工程量大(原设计单位跟加固单位不是一家)。 2、见图中建筑平面云线范围(暂未拿到结构图纸),机房房间内只有正中间位置有一道南北方向的次梁。采用何种加固方案更妥当? 3、根据目前的毛坯状态,加固费用(设计材料加施工)大概每平方多少? 欢迎大家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高见,谢谢。
作机房或档案室用途的建筑,其楼板承重有特殊要求,如荷载设计值比普通办公楼较高。因此普通用房改造为机房或档案室使用或扩建原机房档案室需对原结构不能满足承载要求的进行承重加固处理。那么idc机房加固公司告诉你如何解决机房承重不够的五大加固方案? 1、机房楼面加钢筋混凝土层承重加固方案,加固方式: 楼面增加承载;根据机房承载要求,在大楼楼板面上加钢筋混凝土加固层,钢筋选14#,按网状形式排列,将钢筋混凝土结构延伸本楼层四周圈梁上,使楼板载荷满足机房的承重要求。 承重加固基本施工流程:将原楼层地板表面打毛后→地面清理干净、淋湿,将钢筋放置到位→按网状形式扎
5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广东省加快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的通知,其中5G建设计划中必不可少的包括5G基站站址、机房及管线 、电力等配套设施,同时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也要求要同步落实5G网络站址、机房、电源、管道和天面等配建空间。 其中机房建设为重中之重,机房搭建是整个5G网络设施的核心部件,而机房的安全性要求是相当高的,同时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 那么如何确保5G机房的安全无忧呢? 机房设备的用房其楼板荷重应按设备重量来制定,通常应大于或等于800Kg/㎡。5G设备的新建机房
最近5G移动网络即将面世备受关注,各大热门平台都可以看见其身影,那么什么是5G网络呢?它跟4G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其实5G网络就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其峰值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8秒1GB,比4G网络的传输速度快数百倍。举例来说,一部1G的电影可在8秒之内下载完成。相信5G网络面世会对社会的各行各业带来不可忽视的冲击。但是移动互联网即将迎来高速发展的同时,5G网络对其配套设施的要求也更加高,需要更加先进精密的硬件设备,更加高效的通讯基站,更加安全可靠的配套机房等。 近日,为加快5G商用步伐,促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5月初发布了一则关于《广东省加快5G产业发展行
摘要: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arbon Fibre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CFRP)是一种新兴的高强材料,最早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近年来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较之传统的结构加固方法,碳纤维加固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加固修复技术,它具有高强、高效、施工便捷、使用面广等优点。碳纤维加固技术是利用改性环氧树脂类胶结材料将碳纤维片材粘贴于混凝土表面,从而达到结构补强及改善受力性能的目的。此项技术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成熟运用,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才开始碳纤维加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至今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1、工程概况随着通信事业的迅速发展,各地通信公司相继增设了一批通信机房。因通信设备荷载较大,一般民用建筑达不到使用要求。为确保使用安全,需对原建筑进行结构验算、结构加固等工作。某通信公司传输机房位于一办公楼三层楼面上,机房使用活载(6.0KN/m2)超过原办公楼使用活载2.5 KN/m2。原楼面结构为主次梁现浇板体系(混凝土强度等级C40,板受力筋为Ⅰ级钢筋,梁受力筋为Ⅱ级钢筋)。
图纸简介: 本项目设计荷载由原有的10kN/m2,增加到16kN/m2,因此楼面板以及支撑梁都必须加固,本设计采用增大梁截面法以及新增加部分次梁的方法进行加固改造,图纸包括:机房加固平面布置图、新增 L1(L2)详图、加固板截面详图、加固梁详图。 投稿网友: cpzmyht1680112
大神们看看如何加固这个房子
在结构加固中,粘胶剂是最常用的。承重结构加固用胶黏剂,按照基本性能分为A级胶和B级胶。什么时候用A级胶,什么时候B级胶? A级胶:对重要结构、悬挑构件、承受动力结构作用的结构、构件,一般结构也可使用。
初来乍到,送上鹅毛一根。压缩包内是我在上海约顿为其客户做普及培训时所用的一个课件,希望对大家了解机房专用空调有所帮助!课件介绍:该课件为PPT格式,须安装MS POWERPOINT程序阅读。主要内容包括空调运行原理、机房空调同舒适性空调的比较、采用机房专用空调的理由、计算机机房热负荷计算和机房空调维护要点。声明:该文件归属权由上海约顿机房设备有限公司所有,望各位同行在观摩的同时,饮水思源勿忘其出处。另,如有约顿朋友在此,请代我向老陈道歉,公开此文件并非谋己私利,实乃朋友所托,还望海涵。抛砖引玉,还请大家不吝发言,多多讨论多多交流!
在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中,确保机房的安全无疑是整个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前提。如果机房的安全得不到有力的保证,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安全因素,则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也就不可能实现。机房安全中包括的内容很多,需要防护的设备和系统也五花八门,归结起来可以分为两个层面——IT层面和机房设施层面。所谓的IT层面就是大家经常说的IT设备、软件和系统等。机房设施层面包括UPS供配电子系统、机房空调新风子系统、防雷接地子系统、设备监控子系统、机柜微环境子系统和安全消防子系统。“通过走访一些用户的机房,我感觉到整个机房设施层面的安全几乎都被忽视了,没有引起CIO足够的重视。”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机房设备应用分会副理事长沈卫东说。大部分CIO的IT背景和经历,使得他们在IT方面是行家能手,谈起IT安全大都轻车驾熟,而对于机房设施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自然也就不会重视机房设施层面的安全保障。而在机房设施层面,又有两个方面比较容易被忽视,一个是机房系统设备的规划,另一个是机房的运行维护管理,运行维护管理包括人员的培养和管理流程的制定。 IT起步社区
各位:您好,目前在一个原有框架上添加设备,但是由于原有框架的主梁承载不能满足新加的设备的要求。因此要加固原有钢梁(型号HM294X200),现想底部焊接一T型钢147X200。疑问:补强的T型钢是否应该满足一些其他的要求?(不能让T型钢太高,使得梁高但很窄?)如,保证补强之后的梁高宽比在一个限制之内。我提出的补强方式是否可行。
浙江房子的突然倒塌 , 国家开始全国范围内大力排查危房旧房,并鼓励个人自主申请检测及强制性检测。 检测加固的春天,这么早就来了. 有谁知道检测公司资质人员配置是什么样的不? 需要多少结构工程师,二级的还是一级的?
一、构件承载力验算1.外包型钢加固法1)外包型钢加固混凝土柱时,型钢构架承载力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规定的格构式柱进行计算,并乘以与原柱协同工作的折减系数0.9。 2)外包型钢加固混凝土柱时,新增型钢强度利用系数除抗震计算取为1.0外,其他计算均取为0.9。2.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采用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梁时,实际应粘贴的纤维复合材截面面积应考虑纤维复合材厚度折减系数km。 二、体系抗震加固验算1.多层砌体房屋抗震加固多层砌体房屋抗震加固整体验算,可采用加固后的综合抗震能力指数作为衡量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能力的指标,也可按设计规定方法对加固后的墙段用截面受剪承载力进行验算。【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法】加固后的楼层和墙段的综合抗震能力指数,
什么样的建筑需要加固补强? 1.原有的建筑物使用功能改变,部分结构构件需要补强加固。 2.在建工程由于设计变更或施工错误,局部位置的拆除改造等均需要补强加固。 3.原有的建筑物在屋顶或室内加层,因荷载增加,相关的结构部件需要补强加固。 4.原有建筑物超期服役,但又没有条件拆除重建的建筑物,结构主体需要补强加固。 5.建筑物内原有的部件妨碍使用,需要拆除,原结构的传力途径发生变化,需要补强加固。 6.建筑物内新增机电设备、电梯、扶梯等,设备基础为止荷载增加,需要补强加固。 7.电梯、楼梯平面位置发生变化,原有楼梯拆除,封楼板洞口、新开洞口均需要补强加固。 加固补强的方法有哪些? 1.碳纤维布加固法 碳纤维布加固法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加固技术,它是利用树脂类胶结材料将碳纤维布粘贴于混凝土表面,并与结构形成整体受力体系,增强被加固结构的抗弯或抗剪能力,从而达到对结构补强加固及改善结构受力性能的目的。 2.增大截面加
1.为什么混凝土梁加大截面方法的加固时,新增大加固受力钢筋与原有受力钢筋之间要通过焊接短钢筋来连接?2.次梁新增的加固受力钢筋要怎么锚固在主梁上?有没有相应的结构图?谢谢各位大大了!!
1.5米X2.7米的风井洞口,需要封堵,请问有什么方法。植筋做板的话,植筋是否只能用直径12的钢筋,因为加固规范中只有12的有钻孔直径,再小就没有了,是不是意味着不能用直径10个以下的钢筋?风井四边是200宽的梁,植筋的埋深按规范计算需要270,不够宽,该怎么处理。还有一个就是在一个4X4米的板(板厚120)中间有一个400X1000的洞,现需要堵上,该怎么做,植筋的话,120厚的板是否施工不好操作,埋深270的话,估计板容易裂吧。
城市更新,方兴未艾,多年来,由于设防区划图的调整,法规的变化,技术规范标准的升级,总而言之一句话,由于时代的变迁,大量的既有建筑实际上是不满足现行的抗震标准的,其中自然也包括一些早期的隔震建筑。 对于采用了隔震技术的建筑如何进行加固呢?老羊整天戴着口罩想得头痛,弄出来几条,冒充了标准的格式,打扮一下让大家扔砖更高兴些。为了不误导大家掉坑,特别说明是“指北”,非“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