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资料 论坛
  • 关于过公路涵洞设计问题

    最近在做一个过公路涵洞的设计,涵洞总长7.5m,设计过水断面0.8m*0.7m(宽*深),涵洞墙体为M7.5浆砌块石,断面为上顶宽0.6m,下底宽1.2m,C30钢筋砼盖板厚0.3m,盖板厚0.3m,规格为2.0m*1.0m,配筋为Ф25@120双层双向布置,沥青恢复层厚0.1m。想请教各位师兄,这样的设计合理吗,结构是否稳定。

  • 公路实用勘测设计.何景华

    文件格式:PDF文件大小:11.1 M

  • 浅析公路隧道的设计和施工

    浅 析 公 路 隧 道 的 设 计 和 施 工 结合本管段隧道的TRANBBS设计情况和TRANBBS施工中的实际情况,特对各分项工程分化讲解如下:一、隧道衬砌类型的分类隧道衬砌类型一般分为:整体式衬砌、复合式衬砌、喷锚衬砌和装配式衬砌。一般常用的形式是前面三种。复合式衬砌是指外层用锚喷作初期支护,内层用模筑混凝土作二次衬砌的永久结构,两层间根据需要设置防水层。(为防止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间的不同变形而引起混凝土出现裂纹,一般在两层间均设置隔离层)适用于Ⅲ级及以下软弱围岩。复合式衬砌中喷锚支护是柔性结构,是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和围岩密贴共同变形。 喷锚衬砌是指以喷锚支护作永久性衬砌的通称。喷锚衬砌适用于地下水不发育的Ⅲ级及以上围岩的短隧道。 从受力结构来区分,整体式衬砌、复合式衬砌、喷锚衬砌:整体式衬砌中的喷锚支护是作为临时支护措施(是为保证施工安全而用的),不是永久结构受力的部分(其实肯定受力),模筑混凝土是永久结构受力的部分;复合式衬砌中喷锚支护作为初期支护(当然也作临

  • 关于公路挡土墙设计的浅析

    一、前言 公路挡土墙是用来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一种构造物。在路基工程中,挡土墙可用以稳定路堤和路堑边坡,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占地面积,防止水流冲刷路基,并经常用于整治坍方、滑坡等路基病害。 二、挡土墙设计的基础资料及设计参数 (一)基础资料 挡土墙设计时,必须具备以下资料:路线平面图、纵

  • 在进行公路立交设计之前

    我是一位刚刚走上道路设计的一个设计员,对于公路立交的设计还不是很明白。希望大虾能抽出宝贵的时间回复一下求助帖子。对于立交设计在选择绘图软件上有什么要求。A_纬地、B_鸿业、C_EICAD、D_civil-3d在进行立交设计时需要收集哪些资料。如果使用civil-3d 进行建模可以出道路横断面设计图之类的基本的设计图纸吗?还是只能用civil-3d来建立模型计算土石方量。

  • 公路排水设计的探讨分析

    公路排水设计的探讨分析

    公路排水 一般均用明沟。尤其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地面坡度大,水流快,明沟能充分发挥排水作用。当洪流超过设计能力而溢流时,排除积水也较迅速。其排水设施有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急流槽、倒虹管和渡槽等。

  • 龙泉至夷陵二级公路设计

    课题目标简介:(一)设计基本资料1、沿线自然地理环境1) 地形、地貌:龙泉至夷陵二级公路主要位于山区地区,有部分房屋建筑群。具体详见所给地形图(每人一张地形图)。2) 地质:本路段地质状况较好,山体稳定,主要生产花岗岩等。3)地震: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本地区地震烈度为Ⅵ度,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大中桥考虑地震烈度按七度设防。4)气候: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特征是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不严寒、夏无酷暑、春早夏长、温暖湿润。因地形复杂,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基本呈垂直分布,光、温、水地域差异明显。2、将混合交通折算成小客车的年平均交通量辆/昼夜:11000辆3、技术等级:二级公路4、自然区划:位于东部湿润季冻区5、路面材料类型:根据地质资料,按照主材盛产情况等确定路面类型。课题内容及具体要求:(一) 课题主要内容:(1)路线平面线形设计(2)路线纵断面设计(3)路线横断面设计

  • 沥青公路设计的看法与建议

    我国《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是在原《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JTJ014-86)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高等级公路的建设,由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主持,有关交通部门的教学、科研、设计、管理等18个单位参加,开展了“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与参数的研究”,历时4年,并把研究成果纳入了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现行的《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是在97版的基础上做了部分改进,比较适合我国的公路沥青路面的建设实际,但与国外的一些先进设计方法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 1我国现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概况

  • 公路粉喷桩施工组织设计

    公路粉喷桩施工组织设计

  • 谁有《公路涵洞设计细则》啊?

    交通部公布了《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的公告:关于公布《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的公告 现公布《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该细则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部,日常解释和管理工作由编制单位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负责。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总结经验,若有修改意见请函告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以便修订时研用。 特此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章)二○○七年五月十六日主题词:公路 细则 公告-------------------------------------------------------------------------------- 交通部办公厅 2007年5月18日印发 哪位大人有这个细则啊如果有的话,可否共

  • 某公路沥青砼配合比设计

    某公路沥青砼配合比设计

  • 公路连拱隧道设计与施工

    公路连拱隧道设计与施工

  • 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新法.朱汉华等

    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新法.朱汉华等

    简要说明:本书内容包括新奥法指导思想简介及新总结,公路隧道设计方法及其分类,公路隧道结构设计方法及其分类,公路隧道结构施工三种方法,公路隧道衬砌合理断面图,工程实例研究及公路隧道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的数值模拟等。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7.12 M

  • 公路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

    公路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

  • 公路取土场、弃土场设计难点

    求高人给予指点,可以给出参考资料目录,给出文字支持,图纸参考,均感谢!一、取土场1、设计原则(1)取土场距离路线主线的运距,看资料有提到3km内为佳;(2)平原区,地下水位较高,取土深度1、5-2m,增加了取土占地,有何妙解?(3)取弃土场在初设已经基本确定,依据的是全线的土石方工程,等到分标段后,会出现部分标段取弃土场不合适或者没有的情况,如何避免?(4)取土场每公里设置个数及经济的取土方量,是否有规定?(5)山区取土场设置注意事项?二、弃土场(1)弃土场离主线的距离要求?(2)平原区弃土场的选址原则?(3)山区弃土场的选址原则?(4)隧道弃渣,在实际土方调配过程中,利用百分比大概多少?三、跨标段调配的可行性?以上是个人的一些困惑,可能有些问题不够专业,望高人解惑!

  • 大庆公路客运枢纽站设计

    大庆公路客运枢纽站设计

    大庆公路客运枢纽站,来自中国哈尔滨的天宸建筑设。 大庆公路客运枢纽站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世纪大道与龙凤大街交汇处,主体建筑以3层的客运站站房和14层的信息中心组成,站房与信息中心连体建设,形成了和谐一体的建筑形态。整体项目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在2009年初进行建筑设计,2010年末建成。 大庆市作为中国最大的石油城市被大家所熟知,同时大庆市处于北方高寒地带,地域特点鲜明。本案力争突破传统的交通建筑模式,为客运建筑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建筑形体塑造以“冰雪文化”为入手点,造型借鉴了东北地区雪原地貌的特点,起伏交错的白色形体犹如冬季的山丘一样矗立在大地之上,创造了优美的曲线形态。建筑的立面细节通过钢

  • 公路纵坡设计的要求以及方法和步骤

    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①纵坡设计必须满足《标准》的有关规定,一般不轻易使用极限值②纵坡应力求平缓,避免连续陡坡,过长陡坡和反坡③纵断面线形应连续,平顺,均衡,并重视平纵面线形的组合 从行车安全,舒适和视觉良好的要求来看,要求纵断面线形注意有以下几点:在短距离内应避免线形起伏,易使纵断面线形发生中断,视觉不良;避免“凹陷”路段,若线形发生凹陷出现隐蔽路段,使驾驶员视觉不适,产生莫测感,影响行车速度和安全;在较大的连续上坡路段,宜将最陡的纵坡放在底部,接近顶部的纵坡宜放缓些;纵坡变化小的,宜采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纵断面线形设计应注意与平面线形的关系,汽车专用公路应设计平、纵面配合良好协调的立体线形;纵坡设计应结合沿线自然条件综合考虑,为利于路面和边沟排水,一般情况下最小纵坡以不小于0.5%为宜,在受洪水影响的沿河路线及平原区低速路段应保证路线的最低标高,以免遭受洪水冲刷,而确保路基的稳定;纵坡设计应争取填、挖平衡,尽量利用挖方作就近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废方,接生土石方量,降低工程造价;纵坡设计时

  • BIM在山区公路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美丽乡村”“和谐社会”等概念的提出,公路的设计不仅要考虑、经济、安全、舒适、经久耐用等内容,还要考虑山区公路的设计也应以“美丽公路”、“和谐公路”为出发点。在山区公路的建设中,山区公路的勘察设计是其施工的重要内容,其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对整个施工的过程起到决定性作用。采用传统的2D设计容易出现遗漏、考虑不周,采用BIM可以通过模拟避免不必要的问题,节约时间及费用。 BIM

点击加载更多

公路设计依据

公路设计依据专题,为您提供公路设计依据相关的专业交流帖进行参与,欢迎您参与公路设计依据 相关的专业交流讨论,更多公路设计依据相关内容请访问

土木在线论坛

相关帖子

 

分享用户量

 

下载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