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中水回用及其存在的问题
0 概述 众所周知,我国淡水资源并不丰富,并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增加及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这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的恶化,同时也带来许多城市环境问题,并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1]。 中水回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是协调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根本出路[2],所谓中水,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杂用水,其水质介于上水与下水之间,是水资源有效利用的一种形式[3]。 1 中水水源 中水的水源较广,但对建筑中水而言,其水源一般包括盥洗排水、沐浴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和厕所排水等。若考虑到处理费用和处理的难易程度,对其选用的先后顺序一般为: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厕所排水[4]。 在进行建筑中水系统的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集流一种或
我国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
:) 网摘文章目前中水回用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首先,中水回用的应用范围不够广泛,仅限于部分缺水严重的城市,且大多数中水工程是由政府强制安装;其次,在一些已经开展中水回用的地区,中水回用工程运营状况不佳。北京很多居民小区的中水回用工程闲置多年,造成严重的投资浪费。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复杂,既有技术上的问题,也有经济、制度上的问题。第一,认识问题。部分水价较高,并且缺水严重的地区,政府、企业和居民已经有了中水回用的意识,并且展开了富有成效的实践。但是在水资源相对丰富、水价相对较低的南方地区,中水回用的意识还十分淡薄,公众对中水的认识也十分缺乏,习惯上难以接受。 第二,工程建设问题。(1)由于中水回用系统独立于自来水供应系统,因此开展中水回用必然要求建设另一套给排水系统,使得中水回用系统只能在新建筑中使用;(2)中水回用技术还在不断发展当中,早期一些中水回用系统由于技术问题导致中水质量较差,成本过高,从而导致这些中水回用系统的闲置和浪费,同时也降低了更新中水回用技术的激励;(3)目前中水回用的主要模式是“自给自足”,即小区、酒店内部独立
我国废水回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 随着全球性的水资源危机日益加深, 我国水资源也呈现出严重短缺的态势, 并且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限制性因素. 据计算, 我国每年因缺水造成的工业经济损失达2 300 多亿元 , 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 800 亿元 . 因而, 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已被提到重要议程.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 废水经适当处理后可作为资源回用, 既减少了污水排放量, 又节约了新鲜水源,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 因此, 研究废水回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 废水回用现状废水回用的方向主要有: 工业上回用的冷却水、锅炉供水、生产工艺用水; 农灌用水和水产养殖; 城市娱乐用水、风景区用水或城市公共设施用水; 回灌地下水等.1. 1 国外废水回用状况废水回用事业在国外以日本、美国、俄罗斯、西欧各国、以色列、印度、南非等国最为普遍. 日本早在1962 年就开始回用污水, 20 世纪70 年代已初具规模, 至1985 年时已建使用中水回用的建筑60 处. 1991年日本的/ 造水计划0明确将污水再生回用技术作为最主要的开
国内桥梁设计存在的问题
具体的设计过程按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两种极限状态来进行。前者是控制结构在丧失服务能力临界状态时的承载能力、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要求荷载效应不利组合的设计值,必须小于或等于结构抗力的设计值。利用荷载安全系数、材料安全系数及工作条件系数来考虑不确定因素作用下的结构总体的安全储备,是一个半概率的极限状态设计法。可以认为是对安全性要求的保证。后者控制结构在正常使用状态时应力、裂缝和变形小于一定的限值,对应于适用性的要求。 暂且不论这些控制方程和计算理论是否完全合理,它们至少从定性和定量的形式上保证了安全性和适用性两项要求,而对于经济、美观的要求则没有具体的指标进行衡量。当然,在方案设计和评审阶段会考虑到经济和美观的要求(中小桥梁主要关注经济性,而大型和特大型桥梁对美观问题越来越重视);但需要指出的是该阶段对经济性的评估往往是只注重考虑建设成本,而对于后期的养护、维修等的长期综合成本缺乏考虑,因此这种评估经常是比较片面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斜拉桥的换索问题。由于目前技术水平的限制,斜拉桥拉索的平均使用寿命在20年到30年之间,也就是在其服役期期间至少要进行一次换索,如果考虑到后期换索的巨大投
当前建筑排水存在的问题
当前建筑给排水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项目经理圈子 在高层建筑安装工程中,给排水分部工程虽然从工程量和投资角度上看是较少的,但是在建筑产品的质量投诉中,却占有较大的比例。虽然这些质量问题没有直接发生在建筑主体施工阶段,可是许多问题的产生与建筑主体施工阶段有着必然的联系: 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给排水工程的施工量较小这时候的主要工程就是预留、预埋,可承包方从领导至项目负责人对此普遍不够重视,甚至有些项目部在此阶段连基本的给排水专业人员也不配备。由此出现大量的预留洞位置不准,预留套管位置不准,甚至漏留洞口、漏埋套管,给工程留下了质量缺陷和事故隐患,这些问题出现后,在管道及设备安装时,就到楼板、剪力墙上凿洞,造成建筑主体结构千苍百孔,面目全非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降低了卫生间楼板等结构的承载能力;有些承包方因预留错误,在不能凿打梁柱时勉强使用原来的预留洞,勉强安装,致建筑外观留下永远的遗憾,有的还留下漏水的隐。患。实际上,在建筑主体施工阶段给排水工程的施工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内容。给排水施工质量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到整个给排水分部工程的质量,而且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