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建筑的设计与工艺
设计成果的内容和深度是构件生产、施工阶段对设计需求的结果。而在工业化建筑中,设计与生产又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设计便于生产制造中成本降低;生产工艺改进促使设计灵活性提高,设计与工艺成为了一个互利互进的关键环节。 从构件生产工艺角度来看深化设计需考虑以下几个环节: 1.构件详图:制作适合生产的构件详图,包括模板图、配筋图 2.模具图纸设计:符合模具设计的初步构件图可以在构件外观尺寸确定后提供,设计师根据需要可审核模具图 3.模具加工:尽量考虑模具使用的通用性及重复利用率 4.工厂备料:设计确定构件的所有预埋件型号、外饰面材料、门窗型号等。 5.绑筋、组模、预埋:构件图中需明确表示配筋要求、预埋件的定位、防雷设置要求,注意位置避免互相干涉打架。 6.混凝土浇筑:构件图需表达不同构件所用混凝土的标号。 7.脱模、养护:构件图需表达脱模的吊点、吊具型号及位置。
该课程设计该采用什么工艺?
现有一份本科生水质工程学(下)(即排水工程)的课程设计如下:课设题目:某居住小区生活污水处理站一.课设题目内容: 某居住小区生活污水处理站设计,本小区住宅有3000余套,居住人数1万多人。居住小区不设化粪池,整个小区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集中到小区生活污水处理站进行二级生化处理。设计日处理污水量2000m3/d。1. 小区生活污水处理站设计进水指标: BOD5≤250mg/l COD≤300mg/l SS≤300mg/l PH=6.5~7.52.小区生活污水处理站设计出水指标: BOD5≤60mg/l COD≤100mg/l SS≤30mg/l PH=6.5~7.5 3.污水处理站地面标高为10.00m。进入污水处理站(进水泵房前集水池)污水管内底标高为7.00m。河道的常年水位为9.00m。试进行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 二.课设要求内容:(一)课设说明书与计算书一份。(二)图纸内容(至少两张2#图):
连续墙的设计和施工工艺
地下连续墙一、 地下连续墙的基本概念(一)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原理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是在工程开挖土方之前,用特制的挖槽机械在泥浆(又称触变泥浆、安定液、稳定液等)护壁的情况下每次开挖一定长度(一个单元槽段)的沟槽,待开挖至设计深度并清除沉淀下来的泥渣后,把地面上加工好的钢筋骨架(一般称为钢筋笼)用起重机械吊放入充满泥浆的沟槽内,用导管向沟槽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由沟槽底部开始逐渐向上浇筑,并将泥浆置换出来,待混凝土浇至设计标高后,一个单元槽段即施工完毕。各个单元槽段之间由特制的接头连接,形成连续的地下钢筋混凝土墙。若地下连续墙为封闭状,则基坑开挖后,地下连续墙既可挡土又可防水,为地下工程施工提供条件。地下连续墙也可以作为建筑的外墙承重结构,两墙合一,则大大提高了施工的经济效益。在某些条件下,地下连续墙与“逆作法”技术共同使用是深基础很有效的施工方法,会大大提高施工的工效。(二)地下连续墙的适用范围地下连续墙施工起始于50年代的意大利,目前已成为地下工程和深基础施工中的有效施工方法。我国的一些重大地下工程和深基础工程是利用地下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