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式水系统中央空调的特点
一、几个概念及其关系 为了研究和叙述方便,有必要首先先容几个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1.1 热容: 通常而言,物体升高1℃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我们称之为此物体的热容。相应的,以水管式户式中心空调系统的水为研究对象,将其升高1℃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之为水管式户式中心空调系统热容,简称系统热容。根据热容特性可以知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大,说明系统的热容越大,系统的热稳定性也越高;反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小,说明系统的热容越小,系统的热稳定性也越低。 1.2系统热稳定性: 指单位时间内,在热干扰作用下,水系统本身的温度波动的大小。单位时间内,在单位热量干扰作用下,水系统温度波动越小,说明水系统热稳定性越好;反之,说明水系统热稳定性越差。 1.3 系统水容量: 我们把户式中心空调系统中所储水的总和称之为系统水容量。 1.4 三者之间的关系 系统水容量越大,系统热容就越大,系统越稳定;则该系统越稳定,系统热容也就越大。但系统热容大,却并不表明系统水容量就大。由于系
水系统中央空调工程介绍
典型中央空调机组主要由冷冻水循环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及主机三部分组成: 1、冷冻水循环系统 该部分由冷冻泵、室内风机及冷冻水管道等组成。从主机蒸发器流出的低温冷冻水由冷冻泵加压送入冷冻水管道(出水),进入室内进行热交换,带走房间内的热量,最后回到主机蒸发器(回水)。室内风机用于将空气吹过冷冻水管道,降低空气温度,加速室内热交换。 2、 冷却水循环部分 该部分由冷却泵、冷却水管道、冷却水塔及冷凝器等组成。冷冻水循环系统进行室内热交换的同时,必将带走室内大量的热能。该热能通过主机内的冷媒传递给冷却水,使冷却水温度升高。冷却泵将升温后的冷却水压入冷却水塔(出水),使之与大气进行热交换,降低温度后再送回主机冷凝器(回水)。 3、 主机 主机部分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及冷媒(制冷剂)等组成,其工作循环过程如下: 首先低压气态冷媒被压缩机加压进入冷凝器并逐渐冷凝成高压液体。在冷凝过程中冷媒会释放出大量热能,这部分热能被冷凝器中的冷却水吸收并送到室外的
水系统中央空调设计问题汇总
一、 冷热源 我们在考虑冷水机组配置时,应注意避免下列四种情况。 一要避免机组台数过少,台数过少存在的问题有: (1) 负荷可靠性下降,一旦负荷高峰时机组出现故障,影响的比例就大; (2) 负荷适应性差。因为综合性建筑中往往配置有娱乐场所等,其面积不大、冷负荷也不大,而娱乐场所又往往有提前和延长制冷要求,机组台数少,意味着单台制冷负荷大,一旦开启,负荷就不适应,对离心式机组,往往易发生喘振现象,所以选择离心机组,要满足20%~40%负荷时能适应最小冷负荷的需要。 (3) 机组台数过少,机组低负荷运行的概率高,由于机组在低负荷下运行的COP低,因而能耗会增高。 二要避免机组台数过多。机组台数过多有如下缺点: (1) 单机容量下降,机组COP下降,能耗高; (2) 机组台数多,配置的循环水泵也多,水泵并联多,并联损失高; (3) 机组台数多,配置的循环水泵多,占用机房面积就大。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设计者有时会将高区低区的冷水机组截然分开,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高区可
中央空调水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一.设备间面积及层高与管路布置原则随着智能建筑及建筑功能的发展,设备布置所需的空间越来越受限制了。设备间的管路管线只有认真合理的进行空间管理,才能节省空间,并避免不必要的返工。设备层布置原则:20层以内的高层建筑:宜在上部或下部设一个设备层30层以内的高层建筑:宜在上部和下部设两个设备层30层以上超高层建筑:宜在上、中、下分别设设备层生产厂房宜在其周边辅房内设空调设备,冷水机组及锅炉房等设备宜设在独立的建筑内。设备层内管道布置原则:离地 h≤2.0 m 布置空调设备,水泵等h=2.5~3.0 m 布置冷、热水管道h=3.6~4.6 m 布置空调通风管道h 〉4.6 m 布置电线电缆设备层层高概略:建筑面积(m2) 设备层层高(m) 建筑面积(m2) 设备层层高(m)1000 4.0 15000 5.53000 4.5 20000 6.05000 4.5 25000 6.010000 5.0 3000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