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与楼宇自控系统集成的实现
随着节能意识和舒适性要求的增强,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与楼宇自控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公共建筑中,在设计之初设计师就需要考虑: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采用何种形式才能与楼宇自控系统更好地实现数据交互及联动?中小型公共建筑中照明系统控制简单、回路较少,采用何种方式不是问题,但在大型或超大型公共建筑中控制复杂、回路众多,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1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三个阶段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一般由信号输入、控制单元及系统主机三部分组成。信号输入是将外界控制信号转换为系统信号,包括各类控制面板或触摸屏、智能传感器、遥控器等;控制单元执行系统命令实现照明控制,包括各类控制模块、调光模块等;系统主机包括监控软件及通信接口等。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多采用总线结构,有三个发展阶段(如图1~3所示)。
应用数字化集成设计方法实现绿色照明设计
1 前言 自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以来,能源危机这个话题越来越被大众所认知,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让公众更加认识到能源问题与全球气候异常变化的关系及带来的严重后果,从此节能、绿色可持续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市场供需要求之中,而节能则是绿色设计的中心点。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的第二大行业,无疑承担着重大的节能责任。在建筑的整体能耗中,仅机械照明一项就占据了约30%的总能耗,仅次于暖通空调的40%~50%,是建筑能耗中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相对于暖通空调系统能耗的复杂性,机械照明能耗直接消耗电能、易于分类计量、自动控制,并且可以更简单灵活的利用自然光来节约能耗,这一切都使得照明节能更容易在设计、施工之中被实现。 作为绿色可持续在设计中的体现,如何以被动式设计为优先,辅以主动式设计——即在不增加初投资、不降低建筑环境舒适性的前提下,以建筑本体方面的优化设计为突破口,达到同等甚至更加舒适人性化的设计效果。在照明方面来讲,意味着
关于照明线路的一些问题
我看了前面一个关于照明线路的帖子,认为以下结论比较重要(也供大家一起讨论):一、照明线要设置PE线吗?答:(一)当该回路中有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4米时,施工规范要求该灯具金属外壳、底座要接地。方便起见,照明线路中若多一根PE线,便于灯具接地。(二)、爆炸火灾危险场所建议专设PE线;(三)、卫生间的排气扇如果通过插座接入照明回路,也应设PE线。(四)地方有土规定的(如深圳),也只有设。二、撇开上述PE线,蓄电池灯具到底是几根线?答:“一对一”可控的蓄电池灯具回路,或者不可控的蓄电池灯具回路,线路是2根。“一对多”(指1个开关控制多个灯)的可控的蓄电池灯具回路,线路是3根。三、应急照明控制最容易忽视的问题?答:(一)当蓄电池灯具与非蓄电池灯同装于应急照明回路时,二者的控制开关(指跷板开关)必须分开设置;(二)当用断路器来做为灯具的开断时,蓄电池灯具与非蓄电池灯必须分设在不同回路。(三)消防发生时,如果蓄电池灯具不能满足照度要求,就必须设置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