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层住宅的消防流量确定
在《建规》表8.2.2-2中规定民用建筑按照建筑物体积分别对应不同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在实际设计工作中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在一个低层住宅(小于4层)小区中,建筑物为双拼别墅和联排别墅。如果严格按照规范选用室外消火栓用水量,则因为联排别墅的长度在60-80米,造成室外消火栓用水量需要20L/s,极端情况下需要25L/s。问题:由于目前小区内生活给水管与室外消防给水管合用,室外消防用水量比例过大,造成生活水质严重变差。个人理解:以联排别墅为例,1:因为是低层住宅,而且每户之间有隔墙(非防火墙),发生火灾蔓延速度相对较慢。即使蔓延也不会在短时间内造成整栋建筑物过火。人员逃生迅速。2:别墅区容积率一般小于1.0,道路相对发达,消防车在附近有位置找到室外消火栓,一般消防车足以胜任消防工作。3:别墅区居住人数相对较少,在发生火灾时生活用水依然保证最大用水量与现实不符。4:按照规范规定确定室外消防流量,则给水管经将达到DN200。造成生活水质严重变差。单独敷设消防管道,也会造成消防用水的水质变坏,到火灾时发生意外堵塞,或者其他管道
低层住宅楼消防设计的探讨分析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第四节,第8.4.1条的规定:“超过七层的单元式住宅,超过六层的塔式住宅.通廊式住宅.底层设有商业网点的单元式住宅;应设计室内消防给水”。从这条规范,很多设计人员得出“不超过六层的所有住宅(包括底层带商业网点),不超过七层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计室内消防给水系统”这一结论。另外,《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年版)第一章,第1.02条规定:“本规范不适用于九层及九层以下的普通住宅”。从而使绝大部分的低层住宅楼(六层及六层以下)处于完全不设防状态,而我国的绝大多数城市居民是生活在这种不设防的六层及以下的住宅中的。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低层住宅也应设计消防系统。 一.设计消防系统的必要性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中的电器用品越来越多;装修档次越来越高;气体能源
多栋低层住宅楼室外消防给水
一个多栋的低层(高度小于~27米)住宅楼小区,市政给水压力可以满足消防要求, 按消火栓技术规范6.1.3??建筑物室外宜采用低压消防给水系统,当采用市政给水管网供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两路消防供水,除建筑高度超过54m的住宅外,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小于等于20L/s时可采用一路消防供水; 按8.1.4??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外消防给水采用两路消防供水时应采用环状管网,但当采用一路消防供水时可采用枝状管网; 按照这两条规范可以室外消火栓可以采用一路枝状给水; 但按8.1.2??下列消防给水应采用环状给水管网: ????1??向两栋或两座及以上建筑供水时; 却应该采用环状给水,但整个小区只须一个或两个校外消火栓,怎么连成环? 大家怎么看呢
低层轻钢住宅结构全栓节点做法的探讨
本帖最后由 困龙 于 2016-6-25 09:27 编辑 目前国内轻钢住宅潮流涌现,装配式钢结构更是大势所趋。本人就目前型钢装配式钢结构最基本的全栓节点做法做了几个探讨性研究,请大家品鉴及评鉴。第一种:1.H型梁柱强轴刚接节点普遍采用了合缝板连接。2.H型梁柱弱轴刚接节点采用挑牛腿,现场梁梁拼接。以上两个为H型钢纵横两个框架的确定其整体框架结构的基本节点做法。(方管柱类同)第二种:1.H型梁柱强轴刚接节点普遍采用了合缝板连接。2.H型梁柱弱轴铰接连接,并相应增加加柱间支撑,增加其纵向刚度。以上做法因增加支撑,对维护做法有局限性。(方管柱类同)然而,本人一直在考虑第三种:1.H型梁柱强轴刚接节点普遍采用了合缝板连接。2.H型梁柱弱轴铰接连接,柱脚做刚接。第一种第二种理论上柱脚都可以做铰接,但是如果柱脚做刚接,那么弱轴梁柱铰接连接,是否还能依旧保证其纵向刚度呢,或者是否有大师有更好的第三种解决方案呢。请大
低层住宅楼的消防设计的探讨分析
一.设计消防系统的必要性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中的电器用品越来越多;装修档次越来越高;气体能源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从而使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危险性也越来越大。 1.1.家用电器越多,用电负荷越大,再加上大多数装修施工的并非是具有资质的家装公司,而是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个体水电工人。电气施工相当不规范,导致由于电路故障发生火灾的事件屡屡发生。 1.2.装修档次越高,采用的可燃.易燃物品越来越多。家装物品火灾危险性大致如下:油漆(乙类),地板.天花衣柜书桌等木质家具(丙类),窗帘等纺织品(丙类).这给火灾的发生.蔓延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1.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舍弃了木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