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建筑的设计与工艺
设计成果的内容和深度是构件生产、施工阶段对设计需求的结果。而在工业化建筑中,设计与生产又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设计便于生产制造中成本降低;生产工艺改进促使设计灵活性提高,设计与工艺成为了一个互利互进的关键环节。 从构件生产工艺角度来看深化设计需考虑以下几个环节: 1.构件详图:制作适合生产的构件详图,包括模板图、配筋图 2.模具图纸设计:符合模具设计的初步构件图可以在构件外观尺寸确定后提供,设计师根据需要可审核模具图 3.模具加工:尽量考虑模具使用的通用性及重复利用率 4.工厂备料:设计确定构件的所有预埋件型号、外饰面材料、门窗型号等。 5.绑筋、组模、预埋:构件图中需明确表示配筋要求、预埋件的定位、防雷设置要求,注意位置避免互相干涉打架。 6.混凝土浇筑:构件图需表达不同构件所用混凝土的标号。 7.脱模、养护:构件图需表达脱模的吊点、吊具型号及位置。
浅谈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
前言: 当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的时候,回顾人类在过去工业化社会取得的辉煌成就,确实令人欢欣鼓舞。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从来没有生活的如此便利和富有,先人们的许多梦想也已经或正在逐步变成现实。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人类比任何一个时期都生活得更加舒服和诚心如意,人类在向大自然大肆索取的同时,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二十世纪的30年代到60年代,震惊世界的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使众多人群非正常死亡、残废、患病的公害事件不断出现,其中最严重的有八起污染事件,人们称之为“八大公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了严峻挑战,资源的迅猛开发与有效利用,使其在日益枯竭,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引起了各国的普遍关注。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近30年来,随着国家对以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工业与民用建筑,矿山建设,公路建设等得到迅猛发展, 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可是也同时面临着土地、资源、人口、环境相互制约的 4 大难题。建筑垃圾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紧张局面,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强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迫在眉睫。因此,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