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新技术
建筑节能新技术 [摘 要]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环境压力,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下,建造节能建筑不仅是建筑行业的大势所趋,也是政府部门大力推广提倡甚至是要求的重点。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介绍了建筑节能的新技术。 [关键词] 建筑节能 节能现状 节能技术 [正文]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都需要实用大量的热能。将自然界的能源直接或间接的转化为热能,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技术,称为热能工程。生产、输配和应用中,低品位的工程技术,称为热能工程。随着人们生产技术和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各种能源也在日渐枯竭,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迫在眉睫。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建筑节能的研究。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三种传统能源,其消耗量占世界能源消费的90%以上。其中,石油占一半以上。
空调新技术进入公用建筑!
北京市大型公共建筑已成为本市耗能大户,其面积仅占本市民用建筑的5.4%,但全年耗电量却接近全市居民生活用电的一半,单位面积年均耗电量是普通住宅的10到15倍。今夏本市能源供应吃紧,节能产品受到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的青睐,目前,冰蓄冷空调已广泛为国贸中心、嘉里中心等多家写字楼和饭店接受。 本市电力供应紧张,但峰谷用电量差别很大,即使是在北京最炎热的七八月份里,用电压力也主要体现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段,到了夜晚,北京电力供应一样有富余。电力不能储存,必须随发、随供、随用,因目前电网存在着较大的峰谷负荷差,导致了白天用电高峰时产生了缺口,夜间部分电力又白白浪费。 冰蓄冷空调是在用电低谷时启动制冰,用电高峰时停机,仅依靠储备的冰块送冷。可以有效地移峰填谷,因而受到饭店、写字楼等大型公建的青睐。华电华源人工环境有限公司负责人麻岩告诉记者,冰蓄冷空调的前期投资大约比常规空调高出10%至20%,但因为用的是低价电,运行成本较常规空调低40%左右,根据用电量大小,一般3年至5年就可收回多投资的成本。国贸中心采用的冰蓄冷空调工程是国内应用规模最大
【转贴】浙江新昌垃圾处理“爆米花”引新技术
在浙江新昌,有一家浙江绿夏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的总经理袁静波,发明了垃圾日产日清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高温高压水解法处理城乡生活垃圾及制肥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地处浙江新昌县的“绿夏”垃圾处理厂,掩映在群山翠绿丛中。没有扑鼻的臭气;新昌城乡每天200多吨垃圾被集中在此,经分拣有机垃圾被投入压力容器进行高温高压水解处理,数小时后即变成有机肥;无机垃圾则被粉碎后焚烧,变成制砖材料。该厂日处理垃圾250吨,日产有机肥35吨,产制砖原料20余吨,所有垃圾都能得到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1999年,袁静波筹资1400万元买下了40亩地,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民营处理垃圾企业。此后3年,她在跑遍全国,并到美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家考察了100多个垃圾处理厂后,开始技术攻关。她发现:如今一个垃圾筒被不同的人至少翻五次,因此当垃圾进来以后,值钱的早已被挑得所剩无几,可利用的只有5%-7%。 一次看到路边的爆米花,她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用膨化技术处理垃圾!高温高压膨化水解专利技术诞生了。2001年10月28日,“绿夏”公